上帝创造宇宙,人也具有灵魂
★ 序 (徐文立):引荐《上帝创造宇宙,人也具有灵魂》 ★

徐永海大夫请我给他写的《上帝创造宇宙,人也具有灵魂》作序,着实让我为难,因为他涉猎的方面,我是地道的外行。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徐永海大夫为了这本书的写作,用了远不止十年的工夫,最后又是先用心灵的笔将文章全部默写在心版上(当时永海被关在看守所里,没笔没纸),然后才诉诸文字的。我为他这种精神感动,所以才冒着对他所论近乎无知的粗陋来作这个引荐,恳请方家宽谅。

我至所以答应为徐永海大夫的书作此引荐,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了解徐大夫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任何需要他帮助的人,从来都是无私地付出全部的爱心,并不求回报,今天他把这种爱心广而大之,衍进为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犹显可贵,值得称道。

有的朋友可能说,徐大夫的书写得不易理解,艰涩难读。是的,有些哲理书籍就是这般艰涩难读,可是中国几代译著学者们并没有因为古代希腊、近代德意志、现代欧美各国的一些哲理著作艰涩难读,而拒绝翻译并推荐给国人。这是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总是有一些学者,一代接一代地从不间断地在问着同一个艰涩的特大问题:人是从哪里来的,又往哪里去。

这种终极关怀,人类是绝对需要的。然而,汉民族自古就以农耕为主,这种生存方式就迫使她更加务实,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世界多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也许,我们的老祖宗也探索过此类问题,后来囿于情势所迫而放弃了。或者,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提的就不对,而不屑探讨。不过,从有文字的记载看,自孔子始,特别汉以降开创了“独尊儒术”的局面之后,除了儒家,“道”及百家以至曾一时显赫的佛家,都从来没有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多数哲人对神鬼之事皆采取搁置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既不肯定它,也不否定它。这些老祖宗们哪里晓得,这一搁置竟然整整耽误了汉民族几千年,使得中国不但缺失了超脱现实的彼岸意识,又未能形成探天问地的科学体系,以至沉沦在中世纪千百年而不能自拔。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徐永海大夫这种大胆的探索是必要的,他的这本看似艰深的书,值得向一切对此感兴趣的人引荐。

★ 简介 ★

相对论说:“你的速度变快时,距离变短,时钟变慢。”例如,你的速度是0.999C时,也就是29.994万公里/秒时,1公里变成了0.02公里,100亿光年的距离变成了2亿光年的距离,1小时变成了0.02小时,100亿年的时间变成了2亿年的时间。你的速度再快时,距离还会变短,时间还会变慢。你的速度非常非常接近C时,也就是非常非常接近30万公里/秒时,整个宇宙的宇宙空间都有可能接近于零点,整个宇宙的宇宙时间都有可能接近于零点。

相对于不同速度,空间距离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物质世界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宇宙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如果宇宙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那么,宇宙只能是一是一,二是二,而不会是相对于不同速度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可见宇宙本身是虚空的。宇宙本身是虚空的,宇宙的最小单位也应该是虚空的,夸克可能是虚空的,由夸克组成的粒子也可能是虚空的。电子也可能是虚空的,很有可能,电子云就是电子。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根据这一点,我完成了一篇论文《上帝创造宇宙,人也具有灵魂》。在这篇论文里,我提出了一些假说,这些假说是个统一的假说,这些假说是建立在终极基础之上。借着这个假说,我试着来解释时空、最小粒子、场力,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内为什么中子数大于质子数等问题。

★ 第一编 宇宙本身是零点 第一章 第一节 时空 ★

Ⅰ.相对论

1.对于相对论,爱因斯坦说,科学家们说:“光速不变,光速永远是30万公里/秒;光速是最高速度,任何速度都不会超过光速;当你的速度很快时,相对于你来说,距离变短,时间变慢。”对于这段话,我们应该通俗地理解它。

2.在宇宙空间内,一些星球是发光的,其中一部份星球正在接近地球,另一部份星球正在远离地球。可是在地球上,在我们测量时,我们发现,光的速度永远是30万公里/秒。在这基础上,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这样对于相对论,通俗地理解它,自然就是这样的。

3.你和发光体之间,可以用任何速度接近,也可以用任何速度远离。可是在你测量时,你会发现,光相对于你的速度永远是30万公里/秒。

也就是说,同时出发,你的飞行速度不论多快,光永远飞在你的前面。光的速度永远快于你的速度,相互之间的速度差永远不变,相互之间的速度差永远是30万公里/秒。

也就是说,同时出发,你的飞行速度不论多快,你永远飞在光的后面。你的速度永远慢于光的速度,相互之间的速度差永远不变,相互之间的速度差永远是30万公里/秒。

Ⅱ.光永远快于你

1.用我的三个侄女做个比方,老大驾驶一只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速度是相当于整整16光年/秒,老二住在织女星空间站上,老三住在牛郎星空间站上,相互之间的距离是整整16光年。(注意,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距离单位,一光年是光飞行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现在老大从老二那里飞到老三那里,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在老大出发的同时,老二给老三发出一个光,也就是说,在老大出发的同时,还有一个光也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

2.老大的速度是相当于整整16光年/秒。老大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相对于老大来说,这一段时间是整整一秒钟。根据“同时出发,光永远快于老大,光永远飞在老大的前面。”光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相对于老大来说,这一段时间自然是小于一秒钟。

根据“光速不变,光速永远是30万公里/秒;光飞行一秒钟所经过的距离,这一距离只能是30万公里,”那么从织女星到牛郎星,相对于老大来说,这一空间距离自然是小于30万公里。(距离变短,16光年变成了小于30万公里。)

相对于老大,光是用了小于1秒钟的时间飞完了小于30万公里的空间,光的速度是30万公里/秒,是光速。(光速不变。)相对于老大,老大是用了整整一秒钟的时间飞完了小于30万公里的空间,老大的速度是慢于小于30万公里/秒,是慢于小于光速。(任何速度都不会超过光速。)那么老大的速度是16光年/秒,老大是用了1秒钟的时间飞完了16光年的空间,这只能是不真实的,这只能是相当于而己。

3.光的速度是30万公里/秒,是1光年/年。光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相对于老三来说,这一段时间是整整16年。根据“同时出发,老大永远慢于光,老大永远飞在光的后面,”老大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相对于老三来说,这一段时间自然是大于16年。

根据“光速不变,光速永远是30万公里/秒,永远是1光年/年;光飞行16年所经过的距离,这一距离只能是16光年,”那么从织女星到牛郎星,相对于老三来说,这一空间距离自然是整整16光年。

相对于老三,光是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飞完了整整16光年的空间,光的速度是1光年/年,是30万公里/秒,是光速。(光速不变。)相对于老三,老大是用了大于16年的时间飞完了整整16光年的空间,老大的速度是慢于小于1光年/年,是慢于小于30万公里/秒,是慢于小于光速。(任何速度都不会超过光速。)那么老大的速度是16光年/秒,这16光年的空间老大是用1秒钟时间飞完的,这只能是不真实的,这只能是相当于而己。

Ⅲ.时间也是变短变小

1.老大从织女星飞到牛郎星,老大用了一定的时间,对于这一段时间,相对于老大来说和相对于老三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段时间相对于老大来说是整整1秒钟,这一段时间相对于老三来说是大于16年,这样在他们见面时,老大的年龄没有变化,老三的年龄却增长了16岁多。

2.从织女星到牛郎星,相互之间具有一段空间,对于这一段空间,相对于老大来说和相对于老三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段空间相对于老大来说是小于30万公里,这一段空间相对于老三来说是整整16光年。(30万公里是光飞行1秒钟所经历的空间,16光年是光飞行16年所经历的空间。)

3.相对论在此被显明出来。由于速度很快,相对于老大来说,16年多的时间变成了仅仅1秒钟时间。整整16光年的空间变成了小于30万公里的空间,时间变短、变小,空间变短、变小。

这样我们可以说,你的速度很快时,相对于你来说,时间变短变小,空间变短变小;时间变慢,距离变短;时钟变慢,距离变短。

时间变短变小,时间变慢,时钟变慢,这几句话都是同一个意思。例如在这里,老大的时间过了1秒钟,老三的时间过了上亿秒钟,老大的时间相对于老三的时间,老大的时间走得太慢了,老大的时间相对于老三的时间,老大的时间变慢了。例如在这里,老大的时钟它的秒针只走了一个格,老三的时钟它的秒针走了上亿格,老大的时钟相对于老三的时钟,老大的时钟走得太慢了。老大的时钟相对于老三的时钟,老大的时钟变慢了。

Ⅰ.宇宙时间、宇宙空间是有限的

1.大爆炸理论说,宇宙有个起始点,宇宙时间有个起始点。在起始点,宇宙时间是零,宇宙空间是零。宇宙时间离开起始点不停地行驶,宇宙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宇宙空间是以光速膨胀而来的,宇宙空间是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膨胀而来的。

2.宇宙具有宇宙时间和宇宙空间,目前宇宙时间是100多亿年,目前宇宙空间是100多亿光年,宇宙时间、宇宙空间都是有限的。

3.当你的速度很快时,相对于你来说,是整个宇宙的宇宙时间、宇宙空间在变短、变小。变短、变小的是这100多亿年的宇宙时间,是这100多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Ⅱ.宇宙时间、宇宙空间可以是零

1.打个比方,我们假设,整个宇宙空间是个球体,它的直径是整整100亿光年。也就是假设,整个宇宙时间是整整100亿年,整个宇宙空间是整整100亿光年。现在我的三个侄女一起坐在神话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它们从宇宙空间的这一边飞到宇宙空间的那一边,也就是说,他们飞越了全部直径、全部距离、全部空间。先后飞行了两次,第一次飞行,他们的速度是相当于三十万分之一秒飞行100亿光年,也就是,他们飞完了全部空间,他们用的时间是三十万分之一秒。第二次飞行,他们的速度是相当于无限大,也就是,他们飞完了全部空间,他们用的时间是零。

2.根据“光永远快于你,光永远飞在你的前面”,第一次飞行,他们飞完了全部空间,他们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三十万分之一秒。那么,光飞完了全部空间,光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三十万分之一秒。

根据“光飞行三十万分之一秒所飞行过的空间,这个空间只能是1公里”,光飞完了全部空间,光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小于三十万分之一秒。那么,全部空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1公里。宇宙空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1公里。根据“宇宙空间膨胀到1公里所经历的时间,这个时间只能是三十万分之一秒”,宇宙空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小于1公里。那么,宇宙空间膨胀到这时所经历的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三十万分之一秒。宇宙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三十万分之一秒。

第一次飞行,相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他们的速度是三十万分之一秒飞行100亿光年,宇宙时间是100亿年,宇宙空间是100亿光年,这些不是事实,这些不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他们的速度是慢于、小于光速,是慢于、小于30万公里/秒,宇宙时间是小于三十万分之一秒,宇宙空间是小于1公里,宇宙时间变短变小,宇宙空间变短变小,宇宙变短变小,这些才是事实,这些才是真实的。

3.根据“光永远快于你,光永远飞在你的前面”,第二次飞行,他们飞完了全部空间,他们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零。那么,光飞完了全部空间,光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小于零。在这里,相对于时间来说,小于零也就是零,也就是说,光飞完了全部空间,光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零。

根据“光飞行零秒所飞行过的空间,这个空间只能是零公里”,光飞完了全部空间,光用了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零。那么,全部空间,相对于他来说,自然也是零。宇宙空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零。根据“宇宙空间膨胀到零公里所经历的时间,这个时间只能是零秒,”宇宙空间,相对于他们来说,是零。那么,宇宙空间膨胀到这时所经历的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零。宇宙时间,相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零。

第二次飞行,相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他们的速度是无限大,宇宙时间是100亿年,宇宙空间是100亿光年,这些不是事实,这些不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他们的速度是慢于、小于光速,是慢于、小于30万公里/秒,宇宙时间是零,宇宙空间是零,宇宙时间是零点,宇宙空间是零点,宇宙是零点,这些才是事实,这些才是真实的。

Ⅲ.宇宙时间、宇宙空间本身是零

1.第二次飞行,他们是用零的时间飞完了零的空间,他们的速度是零比零,这时光也是用零的时间飞完了零的空间,光的速度也是零比零。这时他们的速度和光的速度相同,这时他们的速度是光速。他们的速度是光速,相对于他们来说,宇宙是零点。自然相对于光速,宇宙也是零点。

2.相对于静止,宇宙展现出来的是非常的宏大。相对于光速,宇宙展现出来的是零点。相对于不同速度,宇宙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如果宇宙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那么,宇宙只能是一是一,二是二,而不会是相对于不同速度展现出来的是不同大小,可见宇宙本身是虚空的、零点的。这具体、真实的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一定不是宇宙本身、本质、本性,而是本身、本质、本性所展现出来的外表、特徵、属性。

3.宇宙本身、本质、本性是零点,宇宙本身、本质、本性是虚空,宇宙具有零点本性,宇宙具有虚空本性。整个宇宙、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所有粒子,本身是零点,本身是虚空。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时间、整个宇宙历史、整个宇宙运动,本身在零点中进行,本身在虚空中进行。

Ⅰ.光子本身是零点

1.相对于光速,宇宙是零点;相对于光,宇宙自然也是零点;相对于光子,宇宙自然也是零点。

2.相对于光子,宇宙是零点,宇宙空间是零点,光子不再具有存在的空间,光子本身只能是零点。

3.光子本身是零点,光子具有零点本性。光子具有零点本性,除此之外,光子还具有其它本性。光子具有零点本性,除此之外,光子还具有其它属性。

Ⅱ.光子是最小单位

1.宇宙内具有一种最小单位,夸克、粒子、原子、分子、物体、星球都是由最小单位组成的,整个物质世界、整个宇宙空间、整个宇宙都是由最小单位组成的。

2.宇宙本身是零点,最小单位本身只能也是零点。因为只有最小单位本身是零点,宇宙本身才会是零点。光子本身是零点,光子本身自然是最小单位。

3.由于光子本身是零点,自然由光子组成的,由光子展现出来的,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所有粒子,本身才会是零点;整个宇宙时间、整个宇宙历史、整个宇宙运动,本身才会在零点中进行。

Ⅲ.光子本身是虚空

1.光子是最小单位,构成光子的材料自然是最简单的材料,空间是最简单的材料,小空间是最简单的材料。

2.光子是由空间构成的,光子本身是虚空的,光子具有虚空本性。光子本身是一个一个的小空间,小空间是光子的空间身体,光子具有空间身体这个属性。光子具有零点本性、虚空本性、空间身体属性。

3.由于光子本身是虚空,自然由光子组成的,由光子展现出来的,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所有粒子,本身才会是虚空;整个宇宙时间、整个宇宙历史、整个宇宙运动,本身才会在虚空中进行。

★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 ★

Ⅰ.宇宙空间是以光速膨胀而来的

大爆炸理论说,宇宙有个起始点,宇宙时间有个起始点。在宇宙起始点,宇宙时间是零,宇宙空间是零。宇宙时间离开起始点不停地行驶,宇宙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宇宙空间是以光速膨胀而来的。

Ⅱ.宇宙时间是有限的

1.在大爆炸理论基础之上,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论。新的理论说,在宇宙起始点,宇宙时间是零,宇宙空间是零;宇宙时间离开起始点不停地行驶,宇宙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宇宙时间行驶到中间点,宇宙空间膨胀到最大;宇宙时间行驶过中间点,宇宙空间反而以光速不停地缩小;宇宙时间行驶到结束点,宇宙空间缩小为零。

2.打个比方,我们假设,宇宙时间是个列车,宇宙空间是个气球,这个气球可以吹大,这个气球装在列车上。在起始站,空间气球是零;时间列车离开起始站不停地行驶,空间气球以光速不停地膨胀;时间列车行驶到中间站,空间气球膨胀到最大;时间列车行驶过中间站,空间气球反而以光速不停地缩小;时间列车行驶到结束站,空间气球缩小为零。

3.时间列车是行驶在时间轨道上。整个时间轨道是有限的,整个时间轨道只有从起始站到结束站这一段。整个宇宙时间是有限的,整个宇宙时间只有从起始点到结束点这一段。

Ⅲ.宇宙时间是环形

1.起始站、结束站本身是同一个车站,时间列车是行驶在环行轨道上。起始点、结束点本身是同一点,宇宙时间是行驶在环形时间上。整个宇宙时间是环形,整个宇宙时间具有二维属性。

2.以环形轨道做比方,在环形道上,分布着东、南、西、北四个车站。假设东站是起始站,西站是中间站,东站还是结束站。时间列车离开东站进入南线不停地行驶,空间气球以光速不停地膨胀;时间列车经过南站行驶到西站,空间气球膨胀到最大;时间列车经过西站进入北线不停地行驶,空间气球以光速不停地缩小。时间列车经过北站行驶到东站,空间气球缩小为零。时间列车又行驶回东站,时间列车又行驶回起始站。

3.在环形轨道上,时间列车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旋转下来,时间列车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行驶下来,可是相对于轨道来说,整个轨道是有限的,整个轨道只有从起始站到结束站这一段。同样,在环形时间上,宇宙时间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旋转下来,宇宙时间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行驶下来,可是相对于时间来说,整个宇宙时间是有限的,整个宇宙时间只有从起始点到结束点这一段。整个宇宙时间是有限的,整个宇宙时间只有一段,整个宇宙只有一次,整个宇宙只有一个。

Ⅰ.两个宇宙

1.在东站,时间列车具有两个。一个时间列车是走南线,经过南站行驶到西站;一个时间列车是走北线,经过北站行驶到西站。东站是共同的起始站,西站是共同的结束站。宇宙具有两个,两个宇宙的宇宙时间也是如此。

2.在东站,两个空间气球是零;两个时间列车离开东站不停地行驶,两个空间气球以光速不停地膨胀;两个时间列车行驶到西站,两个空间气球膨胀到最大。两个时间列车一行驶到西站,两个空间气球立刻缩小为零,两个空间气球均不存在以光速缩小这一阶段。宇宙具有两个,两个宇宙的宇宙空间也是如此。

3.对于南线来说,北线整个是零;对于北线来说,南线整个是零。两个时间列车一行驶到西站,两个时间列车同时又行驶回东站;两个时间列车一行驶到结束站,两个时间列车同时又行驶回起始站。宇宙具有两个,两个宇宙本身也是如此。

Ⅱ.两个宇宙本身是同一个宇宙

1.宇宙具有两个,这两个宇宙是完全对称的。我们这个宇宙,有个地球,有个你,另外一个宇宙,也有个地球,也有个你。

2.宇宙具有两个,这两个宇宙是互为虚实的,我们这个宇宙永远见不到另外一个宇宙,另外一个宇宙也永远见不到我们这个宇宙。

3.宇宙具有两个,这两个宇宙是完全对称的,是互为虚实的,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两个宇宙本身是同一个宇宙,宇宙可以说又是一个。

Ⅲ.宇宙、宇宙时间具有环形本性

1.两个宇宙的宇宙时间围成了一个环,在环上,两个宇宙的宇宙时间是互为虚实的关系;在环上,两个宇宙是互为虚实的关系。

2.这个环是宇宙时间所具有的一个特徵,这个环是宇宙所具有的一个特徵,宇宙、宇宙时间具有环形特徵。

3.应此说,环是宇宙所具有的一个特徵。虚实对称两个是宇宙所具有的一个特徵,宇宙和宇宙时间具有环形本性。

Ⅰ.两种光子

1.相对于光子来说,宇宙空间是零点。光子可以在零点的任何位置上,光子可以在宇宙空间的任何位置上。因为零点是个点,宇宙空间是个点。

2.这样,就具有两种光子,第一种光子,它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第二种光子,它只是在宇宙空间的一个位置上。

3.光子具有虚实对称两个的特徵,光子具有环形本性,光子是最小单位。

Ⅱ.引力光子

1.第一种光子,它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同种光子相互之间就是,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吸引着我,我吸引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这种光子具有互在互吸这个属性。

2.一些光子组成一个粒子,其中一部份光子就是这种光子,光子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同样,由光子组成的粒子,相互之间也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这是万有引力,互在是万有引力的场,互吸是万有引力的力。

3.这种光子使粒子具有万有引力,这种光子称为引力光子,引力光子是只有场力,没有身体,也就是说,引力光子是只有重量、质量,没有容积、体积。

Ⅲ.身体光子

1.第二种光子,它只是在宇宙空间的一个位置上,同种光子相互之间就是,你在你那里,我在我这里,你的空间身体是你的空间身体,我的空间身体是我的空间身体。相互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这种光子具有空间身体这个属性。

2.一些光子组成一个粒子,其中一部份光子就是这种光子,光子的空间身体之和,就是粒子的空间身体,就是粒子的身体。电子云就是电子的空间身体,电子云就是电子的身体。

3.这种光子使粒子具有空间身体,这种光子称为身体光子,身体光子是只有身体,没有场力,也就是说,身体光子是只有容积、体积,没有重量、质量。

第三节空间

Ⅰ.宇宙空间是有限的

1.虽然宇宙空间是有限的,可是宇宙空间是没有边的,宇宙空间是不可能有边的。

2.环形轨道、地面是有限的,是没有边的,同时没有中心,或者说,处处是中心。

3.宇宙空间类似于环形轨道和地面,是有限的,是没有边的,同时没有中心,或者说,处处是中心。

Ⅱ.宇宙空间是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

1.环形轨道是一个环。环是一维的,圆是二维的,环是圆的边界线。环是二维空间的一维边界,环是带有二维属性的一维环状线。

2.地面是一个球面。球面是二维的,球是三维的,球面是球的边界面。球面是三维空间的二维边界,球面是带有三维属性的二维囊状面。

3.宇宙空间是四维空间的三维边界,宇宙空间是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类似于圆、球。三维空间类似于环、球面。

Ⅲ.宇宙空间是三次环形

1.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的,在几何上,无数个直线可以组成一个平面,无数个平面可以组成一个体。

2.环是带有二维属性的一维,球面是带有三维属性的二维,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是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同样的道理,无数个环可以组成一个球面,无数个球面可以组成一个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

3.环可以称为一次环,球面可以.称为二次环,宇宙空间的几何形状可以称为三次环。宇宙空间是三次环形,是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这样,宇宙空间是有限的,是没有边的,同时没有中心,或者说,处处是中心。

Ⅰ.宇宙空间具有三十六个方向

1.宇宙空间没有中心,或者说,处处是中心,地球可以说是宇宙空间的中心,这个中心具有上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沿着6个方向分别飞行10亿光年,就会来到6个点上,每个点都可以说是宇宙空间的中心,每个点都具有自己的6个方向,这样一共具有36个方向,再沿着36个方向分别飞行5亿光年,就会来到36个点上。

2.这36个点是通过两次一变六演化而来的。只有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才具有这两次一变六,而单纯的三维空间不具有这两次一变六。

3.地球是单纯的三维空间、三维球体,地球只有地球球心这一个中心,沿着球心的6个方向行驶,就会来到地面上的6个点上。每个点都不是地球的球心,每个点都不是地球的中心,每个点都只有5个方向,而没有远离球心的方向,因为远离球心的方向已经离开了地球。

Ⅱ.三十六个方向是不真实的

在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中,第一次一个1变6意味着6个方向,第二次六个1变6意味着36个方向。六个方向是真实的,36个方向是不真实的,36个方向只意味着空间是个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因此说,第一次一个1变6是真实的,第二次6个1变6是不真实的。

Ⅲ.宇宙、宇宙空间具有环形本性

1.宇宙空间是以光速膨胀而来的,空间是膨胀的空间,时间是膨胀的过程,空间和时间本身是一个整体。

2.宇宙时间是环形,具有环形特性,宇宙空间是三次环形,具有环形特徵,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具有环形特徵。

3.因此说,环是宇宙所具有的一个特徵,两次一变六是宇宙所具有的一个特徵,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具有环形本性。

Ⅰ.夸克全套

1.在宇宙内,夸克具有36种,一个夸克全套具有36个夸克。按照夸克具有的光子数量,36种夸克分为三类,高夸克、中夸克、低夸克,每一类具有12种夸克。同样的道理,按照夸克具有的光子数量,一个夸克全套分成三个夸克班,高夸克班、中夸克班、低夸克班,一个夸克班具有12个夸克。

2.一个夸克班分成二个夸克组,正夸克组是一个正粒子,带一个正电荷,反夸克组是一个反粒子,带一个负电荷。

3.一个夸克全套具有六个套克组,这符合第一次一个1变6,在空间,6个方向,每个方向是真实的,在夸克,6个夸克组,每个夸克组是可以单独存在的。

Ⅱ.夸克组

1.一个夸克班具有两个夸克组,一个夸克组具有六个夸克,一个夸克班具有十二个夸克,同一个夸克班的十二个夸克相互之间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夸克都具有相同数量的光子。电荷与夸克组有关,电荷与夸克无关,夸克具有的分数电荷是人为加上去的,同样,夸克具有的颜色也是人为加上去的。

2.按照某种理论,夸克具有36种,36种夸克分成三类,12种夸克为一类。一类具有12种夸克,同一类的12种夸克相互之间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夸克只具有三个种类,高夸克、中夸克、低夸克。

3.6个夸克组共具有36个夸克,这符合第二次六个1变6,在空间,36个方向,每个方向是不真实的,在夸克,36个夸克,每个夸克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Ⅲ.夸克是基本单位

1.一个套克全套具有六个夸克组,一个夸克组具有6个夸克。一个夸克全套可分裂成六个夸克组,一个夸克组不能分裂成6个夸克。单个夸克不能单独存在,夸克只能以夸克全套、夸克组这两种方式存在。

2.夸克具有两次一变六的特徵,夸克具有宇宙本性,夸克是基本单位。

3.光子组成夸克,夸克组成粒子,轻子是夸克组成的粒子。

★ 第一编 第二章 第一节 粒子 ★

Ⅰ.夸克全套本身是粒子

1.宇宙是规则对称的,在起始点,诞生的只能是夸克全套,因为只有夸克全套是规则对称的。在宇宙起始点,夸克全套相当于是起始点本身,夸克全套相当于是光子,光子是最小单位。在宇宙起始点,诞生的不会是光子、夸克、夸克组,因为它们本身都具有不同的种类,它们本身都不是对称的。

2.夸克全套具有引力光子和身体光子,夸克全套本身具有万有引力和空间身体,夸克全套本身是个粒子。在起始点,夸克全套如果全部诞生,在一个点上,出现如此大的万有引力,一定是黑洞。在起始点,在一个点上,这时也不存在如此大的空间。因此说,存在一个诞生期,在诞生期,时间行驶,空间膨胀,夸克全套的诞生,
是以一组一组的方式进行的,是以连续不停的方式进行的,是以均匀的方式进行的。

3.在诞生期,暂时没有诞生出来的那些夸克全套,它们还保持着在起始点时的状态,这种夸克全套是没有属性的,是不可以见到的,这种夸克全套,以及组成夸克全套的夸克,组成夸克的光子,是不可见夸克全套,不可见夸克,不可见光子。

Ⅱ.粒子本身是看不全的

1.引力光子、身体光子是可见光子,是有属性的,是可以见到的,这些光子是可见光子。不可见光是没有属性的,是不可以见到的。可见光子、不可见光子都可以组成夸克。

2.可见光子组成的夸克是可见夸克,是有属性的,是可以见到的;不可见光子组成的夸克是不可见夸克,是没有属性的,是不可以见到的;可见夸克、不可见夸克都不可以单独存在。

3.夸克全套、夸克组本身是粒子,粒子本身是夸克全套、夸克组。在粒子内部,一些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一些夸克是不可见夸克,是粒子的不可见部份。就是说,粒子本身是看不全的。

Ⅲ.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质子、电子本身是夸克组

1.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中子本身具有36个夸克。其中3个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这3个夸克是低夸克班正夸克组中的3个夸克;33个夸克是不可见夸克,是粒子的不可见部份。在3个可见夸克中,大部份是引力光子,小部份是身体光子,因此,中子具有较大的万有引力,较大的质量;较小的空间身体,较小的身
体。

2.质子本身是低夸克班正夸克组,质子本身具有6个夸克。其中3个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3个夸克是不可见夸克,是粒子的不可见部份。在三个可见夸克中,大部份是引力光子,小部份是身体光子,因此,质子具有较大的万有引力,较大的质量;较小的空间身体,较小的身体。

3.电子本身是低夸克班反夸克组,电子本身具有6个夸克。其中3个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3个夸克是不可见夸克,是粒子的不可见部份。在3个可见夸克中,小部份是引力光子,大部份是身体光子,因此,电子具有较小的万有引力,较小的质量;较大的空间身体,较大的身体,较大的电子云。

Ⅰ.一种光子可以变成另一种光子

1.光子不展现出属性,它是不可见光子。光子展现出互在互吸这个属性,它是引力光子。光子展现出空间身体这个属性,它是身体光子。

2.光子同时展现出互在互吸和空间身体这两种属性,它是空间光子。宇宙空间是由空间光子组成的。空间光子同时具有两种属性。

3.光子可以转变属性,这样一种光子变成另一种光子,例如不可见光子变成空间光子。

Ⅱ.中子蜕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一批光子

1.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中子本身具有3个夸克班,6个夸克组,36个夸克,蜕变时,高中夸克班的4个夸克组24个夸克解体分裂成光子。

2.剩下低夸克班的正夸克组,蜕变以前,3个夸克就是可见夸克,其中大部份光子是引力光子,小部份光子是身体光子,这样在蜕变后,这个夸克组就变成了一个质子。

3.剩下低夸克班的反夸克组,蜕变时,3个不可见夸克转变成可见夸克,其中小部份不可见光子转变成引力光子,大部份不可见光子转变成身体光子,这样在蜕变后,这个夸克组就变成了一个电子。

Ⅲ.质子蜕变成正电子,正、负电子湮灭分裂成光子

1.质子、正电子本身都是低夸克班正夸克组,都是3个夸克是可见夸克,3个夸克是不可见夸克。不同的是,在3个可见夸克中,质子,大部份是引力光子,小部份是身体光子;正电子,小部份是引力光子,大部份是身体光子。质子、正电子可以说是同一种粒子的两种不同型,质子是强子型,正电子是轻子型。

2.蜕变时,一部份引力光子变成身体光子,这样,一个质子就变成了一个正电子。

3.质子变成正电子,正、负电子就会相互吸引在一起,相互组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的低夸克班,正反夸克组,12个夸克就会解体分裂,分裂成光子。这个过程,就是正、负电子湮灭。这个整个过程,就是质子、电子间接湮灭。

Ⅰ.粒子本身是夸克全套、夸克组。

1.夸克全套、夸克组本身是粒子,也就是说,粒子本身或者是夸克全套,或者是夸克组。

2.夸克全套具有36个夸克,夸克组具有6个夸克,也就是说,粒子本身所具有的夸克,或者是36个,或者是6个。

3.介子见到2个夸克,是因为在介子内只有2个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重子见到3个夸克,是因为在重子内只有3个夸克是可见夸克,是粒子的可见部份。在粒子内,其余的夸克都是不可见夸克,都是粒子的不可见部份。

Ⅱ.本身是夸克全套的粒子

1.夸克全套具有3个夸克班,6个夸克组,36个夸克。在粒子内,在夸克全套内,可见夸克可以是2个、3个、6个、12个、24个、36个等等。可见夸克可以是同一个夸克班的,也可以是不同夸克班的,可以是同一个夸克组的,也可以是不同夸克组的。

2.在粒子内,大部份可见光子是引力光子,小部份可见光子是身体光子,这些粒子是强子。在粒子内,小部份可见光子是引力光子,大部份可见光子是身体光子,这些粒子是轻子。不论是强子、轻子,这类粒子,它们的电荷都是零。

3.这些粒子蜕变,类似于中子蜕变,由于夸克全套具有3个夸克班,6个夸克组,36个夸克,因此,它们具有6种蜕变方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夸克班都可以保存下来,变成两个不同型的粒子。

Ⅲ.本身是夸克组的粒子

1.夸克组具有六个夸克,一共具有6个夸克组。在粒子内,在夸克组内,可见夸克可以是2个、3个、6个等等。这些可见夸克只能是同一个夸克组的。

2.在粒子内,在夸克组内,大部份可见光子是引力光子,小部份可见光子是身体光子,这些粒子是强子。在粒子内,小部份可见光子是引力光子,大部份可见光子是身体光子,这些粒子是轻子。不论是强子、轻子,这类粒子,正夸克组的粒子带一个正电荷,反夸克组的粒子带一个负电荷。

3.这些粒子的蜕变,类似于质子蜕变。也就是说,同夸克组的强子型粒子可以转变成为同夸克组的轻子型粒子。可能,同夸克组的轻子型粒子不能转变成为同夸克组的强子型粒子。

★ 第一编 第二章 第二节 场力 ★

Ⅰ.弱力建立在夸克全套基础之上

1.在起始点,夸克全套相当于是光子,夸克全套具有光子的特徵。夸克全套本身是零点,相对于夸克全套来说,整个宇宙空间是零点,夸克全套可以在零点的任何位置上,夸克全套可以在宇宙空间的任何位置上。这样,夸克全套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夸克全套只是在宇宙空间的一个位置上,夸克全套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徵,夸克全套同时具有互在互吸和空间身体这两种属性。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中子本身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徵,中子本身同时具有互在互吸和空间身体这两种属性。

2.中子具有互在互吸这个属性,中子相互之间就是,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吸引着我,我吸引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这是弱力,互在是弱力的场,互吸是弱力的力。

3.中子具有空间身体这个属性,中子相互之间就是,你在你那里,我在我这里,你的身体是你的身体,我的身体是我的身体,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粒子。

Ⅱ.电磁力建立在正反夸克组基础之上

1.夸克组相同于夸克全套,夸克组本身是零点,相对于夸克组来说,整个宇宙空间是零点,夸克组可以在零点的任何位置上,夸克组可以在宇宙空间的任何位置上。这样,夸克组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夸克组只是在宇宙空间的一个位置上,夸克组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徵,夸克组同时具有互在互吸和空间身体这两种属性。质子、电子本身是正反夸克组,质子、电子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徵,质子、电子同时具有互在互吸和空间身体这两种属性。

2.质子、电子具有互在互吸这个属性,质子与电子之间就是,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吸引着我,我吸引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质子与质子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就是,你在我这里,我在你那里,你排斥着我,我排斥着你,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斥的关系。这是电磁力,互在是电磁力的场,互吸是电磁吸引力,互斥是电磁排斥力。在电磁力的基础之上,正夸克组的粒子带一个正电荷,例如质子,反夸克组的粒子带一个负电荷,例如电子。

3.质子、电子具有空间身体这个属性,质子与质子相互之间,电子与电子相互之间,同种粒子相互之间就是,你在你那里,我在我这里,你的身体是你的身体,我的身体是我的身体,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粒子。

Ⅲ.强力建立在夸克组基础之上

1.质子具有3个可见夸克,中子具有3个可见夸克,合在一起,这6个夸克正是低夸克班正夸克组。质子与中子在同一个点时,这6个夸克就会组合在一起,质子与中子就会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强力。

2.质子本身是夸克组,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相互之间不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也就是说,强力不是场力,强力是只有力,没有场;强力是只有组合力,没有吸引力。

3.夸克不能单独存在,夸克只能以夸克全套、夸克组这两种形式存在。组合在一起的6个夸克,正好是一个夸克组,组合在一起的6个夸克是不能分开的,组合在一起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强力的力量是无限大的。

Ⅰ.粒子具有场力

1.万有引力建立在引力光子基础之上,建立在光子基础之上,中子、质子、电子等所有粒子都具有。弱力建立在夸克全套基础之上,建立在粒子基础之上,中子等这类粒子具有。电磁力建立在夸克组基础之上,建立在粒子基础之上,质子、电子等这类粒子具有。

2.同种场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是相互作用的,是相加或相减的关系。非同种场力相互之间是虚空的,是不存在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这样,一个中子可以毫无阻力地行驶在电磁场中。

3.在力量上,万有引力小于电磁力,粒子相互之间,距离逐渐增加,在力量上,万有引力、电磁力逐渐变小,可是在力量上,万有引力、电磁力永远不等于零。弱力是个有效范围很小的力,中子相互之间,距离很近时,在力量上,弱力大于电磁力;距离稍远时,在力量上,弱力小于电磁力;距离是日常能测量时,在力量上,弱力小于万有引力。中子相互之间,距离逐渐增加,在力量上,弱力迅速变小,可是在力量上,弱力永远不等于零。

Ⅱ.粒子具有身体

1.粒子的空间身体是建立在身体光子基础之上,中子、质子具有很小的空间身体,电子具有很大的空间身体。

2.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实在的,就象铁球一样,身体只能相邻不能重合。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虚空的,是不存在的,身体可以重合在一起。中子、质子、电子的空间身体对于中微子来说,是虚空的,是不存在的,这样,一个中微子可以毫无阻碍地横穿地球。

3.身体光子的空间身体大小,粒子的空间身体大小,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大小。电子的空间身体就是电子云,电子吸收一些光子,电子云变大,电子放出一些光子,电子云变小。由于光子的空间身体大小是一定的,因些,电子云变化大小也是一定的,他们都具有量子性。

Ⅲ.粒子是最小实体

1.实体属性就是这样的属性,它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体;这个体即有容积、体积,又有重量、质量;这个体即有身体,又有场力。

2.这个体即有空间身体,又有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光子或者具有万有引力,或者具有空间身体,而不具有电磁力或弱力,光子是不带有实体属性的最小单位。夸克具有万有引力、空间身体,而不具有电磁力或弱力,夸克是不带有实体属性的基本单位。

3.粒子即具有万有引力、空间身体,又具有弱力或电磁力,粒子是带有实体属性的最小实体。粒子是由这几部份组成的,可是粒子不能单独分解成这几部份,粒子是不可分的。在粒子内,找不到一个一个带有实体属性的光子、夸克,光子、夸克都不能单独存在。

Ⅰ.弱力使中子组合在一起

1.中子具有空间身体、万有引力、弱力、强力。中子相互之间具有弱力,借着弱力,一些中子可以组合在一起。

2.组合在一起的这些中子,相互身体之间,身体是实在的,就象铁球一样,身体只能相邻不能重合。

3.组合在一起的这些中子,相互场力之间,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相加的关系;弱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弱力相互之间是相加的关系。强力不是场力,强力相互之间没有作用。

Ⅱ.电磁力使质子、电子组合在一起

1.质子具有空间身体、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电子具有空间身体、万有引力、电磁力。质子、电子之间具有电磁力,借着电磁力,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可以组合在一起。

2.组合在一起的质子、电子,相互身体之间,身体是虚空的,身体是重合在一起的,质子位于电子之内,质子只占据电子之内的一个很小位置。

3.组合在一起的质子、电子,相互场力之间,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相加的关系;电磁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电磁力相互之间是相减的关系。

Ⅲ.强力使质子、中子组合在一起

1.质子具有空间身体、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中子具有空间身体、万有引力、弱力、强力。质子、中子之间具有强力,借着强力,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可以组合在一起。

2.组合在一起的质子、中子,相互身体之间,身体是虚空的,身体是重合在一起的。质子、中子的空间身体大小是完完全全相同的,质子、中子的空间身体是完完全全重合在一起的。

3.组合在一起的质子、中子,相互场力之间,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实在的,万有引力相互之间是相加的关系,电磁力与弱力相互之间是虚空的,电磁力与弱力相互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强力不是场力,它只是使质子、中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没有相加减的作用。

★ 第一编 第二章 第三节 光与空间 ★

Ⅰ.宇宙空间是由光子组成的

1.光子具有空间属性,光子是个三维的小空间,空间光子是个三维的小空间。

2.在宇宙空间内,一边是恒星不停地放出光子,一边是宇宙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

3.因此说,宇宙空间是由空间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的膨胀是由恒星不停地放出光子造成的。

Ⅱ.宇宙空间是个空间身体

1.宇宙空间是由空间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是个粒子。

2.宇宙空间是个粒子,宇宙空间是粒子的空间身体,宇宙空间像个物体,只是这个物体只有容积、体积,没有重量、质量。

3.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虚空的,是不存在的。这样,对于所有粒子来说,宇宙空间是虚空的。这样,对于所有粒子来说,宇宙空间是空的。

Ⅲ.空间是三次环形

1.光子是个三维的小空间,空间光子是个三维的小空间,自然宇宙空间也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

2.一个一维的直线,为了不露出它的两端,它会围成一个环形;一个二维的平面,为了不露出它的边界线,它会围成一个球面;一个三维的体,为了不露出它的边界面,它会围成一个三次环形。

3.宇宙空间是三维的,宇宙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宇宙空间只能是三次环形。

Ⅰ.光有波动性

1.空间光子组成宇宙空间,空间光子具有空间身体这个属性,空间光子是个身体光子。身体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宇宙空间就是个粒子。宇宙空间就是粒子的空间身体,宇宙空间就像个物体。一个光子加入到这个空间就会产生光波,如同一点水加入到水中产生水波一样。这时光就是个波,光有波动性。

2.整个宇宙空间是以光速在膨胀之中,光波自然也是以光速在膨胀之中,光波的速度自然是光速。

3.这时,光子是宇宙空间的一部份。这时光子是粒子的一部份,这时光子是粒子的空间身体一部份。这时光子不是单独存在,这时光子不是实体。

Ⅱ.光有粒子性

1.空间光子组成宇宙空间,空间光子具有互在互吸这个属性,空间光子是个引力光子。引力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宇宙空间就是个场力。在场力内,每个光子都是在所有位置上。一个光子加入到这个空间,它就可以由一个位置上运动到另一个位置上,它就可以由一个位置上运动到所有位置上。这时光就是个粒子,光有粒子性。

2.相对于光子来说,整个宇宙空间是零点。只有相对于光速,宇宙空间才会是零点。这样,光子的速度只能是光速。

3.这时相当于,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所有粒子,都是在同一个点上;这时相当于,宇宙中的所有光子,都是在同一个点上。这时光子不是单独存在,这时光子不是实体。

Ⅲ.光有波粒二象性

1.由于空间光子同时具有空间身体和互在互吸这两种属性,因此,空间光子同时是个身体光子和引力光子,因此,宇宙空间同时是个空间身体和场力。

2.由于空间光子同时是个身体光子和引力光子,由于宇宙空间同时是个空间身体和场力,因此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

3.空间光子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宇宙空间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光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

Ⅰ.诞生期

1.在起始点,存在的都是不可见夸克全套。随着时间行驶,一组组不可见夸克全套转变成为一组组中子。当最后一组不可见夸克全套转变成中子时,这一期结束。

2.当一组不可见夸克全套转变成中子时,其中必有一个中子蜕变,中子蜕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一批光子。中子蜕变分裂出光子,光子组成空间,空间以光速膨胀。

3.在这一期,粒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一期称为诞生期。

Ⅱ.守恒期

1.诞生期结束后,中子仍在不停地蜕变,当最后一个中子蜕变时,这一期结束。

2.中子蜕变分裂出光子,光子组成空间,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

3.在这一期,中子蜕变后,多了一个电子,多了一个电子的万有引力,可是同时少了一个中子的弱力,从力上说,这时质量是守恒的,这时物质是守恒的,这一期称为守恒期。

Ⅲ.湮灭期

1.守恒期结束后,质子、电子间接湮灭,当最后一对质子、电子间接湮灭时,这一期结束。

2.质子、电子间接湮灭分裂成光子,光子组成空间,空间以光速膨胀。光子组成空间,可是相对于光子来说,宇宙空间是零,只有相对于别的粒子,宇宙空间才具有相应大小。当最后一对质子、电子间接湮灭时,当最后一对别的粒子消失时,这时宇宙空间膨胀到最大,可是在这时膨胀到最大的宇宙空间又立即缩小为零。

3.在这一期,粒子从多到少,从有到无,这一期称为湮灭期。

★ 第一编 第三章 第一节 原子核 ★

Ⅰ.原子核是由质中子和纯中子组成的

1.在原子核内,在强力的作用下,每一个质子都与一个中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子、中子联合体,简称质中子。在弱力的作用下,一些质中子和一些纯中子相互吸引在一起,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中子和纯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原子核内的每个质中子都与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子、中子、电子三联体。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电磁排斥力,电子相互之间具有电磁排斥力,电子具有很大的云状身体。这样,在原子核内,每个质中子都排例在原子核的外层,并且相互之间都尽可能地相互远离。

3.这样,原子就像地球,地核是纯中子,地壳是质中子,大气层是电子。

Ⅱ.原子核分成无壳型、有壳型、空壳型

1.在原子核内,相对于纯中子来说,质中子相对很少时,质中子之间均不相邻在一起,这时的原子核称为无壳型原子核,这时的原子称为无壳型原子。

2.在原子核内,相对于纯中子来说,质中子相对较多时,质中子之间均不得不相邻在一起,相互组成一个囊状,相互组成一个壳状,相互组成一个囊壳。在囊壳内包着由纯中子所组成的核心。这时的原子核称为有壳型原子核,这时的原子称为有壳型原子。

3.在原子核内,没有纯中子,完全是质中子,在核外电子的作用下,质中子相互之间仍然相互组成一个囊状,相互组成一个壳状,相互组成一个囊壳。只是在核心位置上,没有由纯中子组成的核心。这时的原子核称为空壳型原子核,这时的原子称为空壳型原子。

Ⅲ.较大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大于质子数

1.在原子核内,中子相互之间具有弱吸引力,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电磁排斥力。质中子相互之间,距离很近时,中子相互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大于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的电磁排斥力,弱吸引力大于电磁排斥力,这时质中子相互之间就是相互吸引的关系。质中子相互之间,距离稍远时,中子相互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小于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的电磁排斥力,弱吸引力小于电磁排斥力,这时质中子相互之间就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2.质中子组成囊壳,质中子增加,囊壳的直径增加,质中子之间的距离增加。中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弱吸引力迅速变小,质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电磁排斥力相当于没有变化。当弱吸引力小于电磁排斥力时,原子核就会分裂。这时只有在核心位置上增加纯中子,在原子核内增加弱吸引力,原子核才不会分裂。在囊壳内再增加一些质中子,在核心位置上则需要增加数倍的纯中子,原子核才不会分裂。

3.由于这个原因,在原子核内,那些完全是由质中子组成的原子核,那么质子中子的比例是1:1的原子核,都是比较小的原子核,原子序数都在20以下,原子量都在40以下。那些原子序数在20以上的原子核,那些原子量在40以上的原子核,除了具有质中子外,还一定具有纯中子,质中子增加,纯中子则以数倍的速度在增加。那些较大的原子核,那些原子序数在20以上的原子核,那些原子量在40以上的原子核,质子增加,原子序数增加,中子则以数倍在增加,原子量则以数倍在增加,例如,质子增加1个,中子一定是增加2个、3个。

Ⅰ.元素改变

1.中子蜕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一批光子,这个过程,在原子核内,可以说成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在有壳型原子核的核心内,一个纯中子蜕变,变成一个质子,这个质子就与另外一个纯中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中子。这个质中子就会离开核心加入到囊壳中去,这时核心少了两个纯中子,囊壳多了一个质中子,这时核心变小,这时囊壳变大。

2.例如,一个原子核是铀235,这个原子核由143个中子,92个质子组成的,这个原子核是由51个纯中子、92个质中子组成的,51个纯中子组成核心,92个质中子组成囊壳。在核心位置上,一个纯中子蜕变,变成一个质子,这个质子就与另一个纯中子组成一个质中子。这个质中子就会离开核心加入到囊壳中去,这时核心变小,这时囊壳变大。

3.这时这个原子核就是由49个纯中子,93个质中子组成的,这时这个原子核就是由142个中子,93个质子组成的,这时这个原子核就不是铀235,而是镎235。中子蜕变前后,原子核还是原来的原子核,原子还是原来的原子,可以元素发生了变化,元素由铀235变成了镎235。因此说,原子、原子核、元素,它们都不是同一个概念。

Ⅱ.核裂变

1.纯中子减少,核心变小,弱吸引力减小;质中子增加,囊壳直径相加,弱吸引力减小;质中子增加,质子增加,电磁排斥力增加。

2.当弱吸引力小于电磁排斥力时,原子核就会分裂;当核心小于某个极限,囊壳大于某个极限时,原子核就会分裂。在分裂时,根据力学关系,可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原子核;在分裂时还会分裂出单独的中子,单独中子。这个过程就是核裂变,核衰变。

3.例如一个原子核由铀235变成镎235,这时在核心内少了两个纯中子,在囊壳内多了一个质中子;这时核心变小,这时囊壳变大;这时核心已小于某个极限,这时囊壳已大于某个极限,这时原子核就会分裂。在分裂时变成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和一些单独中子。一个原子核由铀235变成镎235,这个原子核立刻衰变,镎235这个原子核就没有存在过。

Ⅲ.核聚变

1.弱力是个有效范围很小的力,可是在一定范围内,它还可以起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两个单独中子,在弱力的作用下,两者就会相互吸引在一起,就会相互组合在一起。

2.大多数原子核内都具有中子,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个原子核和一个单独中子,在弱力的作用下,两者就会相互吸引在一起,相互组合在一起。

3.原子核相互之间,相对来说,距离太远,中子相互之间具有的弱吸引力远远小于质子相互之间具有的电磁排斥力,弱吸引力远远小于电磁排斥力。原子核相互之间具有很大的排斥力,原子核相互之间,组合是非常困难的,组合是不可能的。

Ⅰ.诞生期的原子核

1.在诞生期随着时间行驶,一组组不可见夸克全套转变成一组组中子。当一组中子诞生时,其中必有一个中子蜕变,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一批光子。这时一组中子变成了一个氢原子和一批光子。

2.一组中子诞生和其中一个中子蜕变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这个过程可以说成是一个个氢原子诞生和伴随着一批批光子诞生。

3.这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具有大量的中子,这是一种高原子量氢原子,这种氢原子的原子量在几万以上。

Ⅱ.守恒期的原子核

1.早期,或者是原子核的早期,原子核是无壳型原子核。原子核是建立在高原子量氢原子核的基础之上,原子核不分裂。随着中子变成质子,最终无壳型原子核要变成有壳型原子核。

2.中期,或者是原子核的中期,原子核是有壳型原子核。随着中子变成质子,原子核一次一次地分裂。随着中子变成质子,最终有壳型原子核要变成空壳型原子核。

3.晚期,或者是原子核的晚期,原子核是空壳型原子核。随着中子变成质子,从原子核中分裂出一个一个的质子。随着中子变成质子,最终,整个原子核都要分裂成一个一个的质子。

Ⅲ.湮灭期的原子核,

1.在湮灭期,所有的原子核都是单独的质子,也就是说,所有的原子都是氢原子。

2.在湮灭期,这时的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一个电子组成的。氢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量都是1。

3.在湮灭期,所有的质子都要和电子间接湮灭,一个质子一个电子的间接湮灭,就是一个氢原子湮灭,就是一个氢原子湮灭分裂成光子。

★ 第一编 第三章 第二节 原子 ★

Ⅰ.电子、原子核组成原子

1.在原子内,电子可以是不同数量,可是原子核只有一个。

2.电子与质子之间具有电磁吸引力,电子与质中子之间具有电磁吸引力,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具有电磁吸引力。

3.在电磁吸引力的作用下,每个电子都静静地排列在原子核的周围,并且与原子核上的一个质中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

Ⅱ.电子本身就是电子云

1.在这个假说中,电子不再是个点,电子就是电子云本身。

2.电子不再围绕原子核旋转,而是静静地排列在原子核周围,并且与原子核上的一个质中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

3.电子不再有轨道,而有空间身体,身体大小可以相同,可以不相同。

Ⅲ.原子具有空间结构

1.电子具有云状身体,身体内电磁力大于身体外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在身体内电磁力的作用上,每个电子必然与原子核上的一个质中子组合在一起,重合在一起。

2.电子具有电磁力,电子具有身体外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在身体外电磁力的作用下,电子相互之间都尽可能地相互远离。

3.电子的云状身体,在原子内,不同电子具有不同大小。也就是说,电子的云状身体,它的外端到原子核这一端,在原子内,不同电子具有不同的远近。这样,在原子内,不同电子具有不同的层次。

Ⅰ.空间结构是建立在电磁力基础之上

1.在原子内,相对其它电子来说,一个电子的云状身体可以很大,这个电子就不与原子核重合在一起,而是依靠身体外电磁力,排列在原子的外层,这个电子称为自由电子。

2.一个原子核上的一个质中子,另一个原子核上的一个质中子,一个电子借着具有较大的云状身体,而同时与这两个质中子重合在一起。借着电子的重合关系,两个原子核组合在一起,两个原子组合在一起。借着一些电子的重合关系,一些原子核组合在一起,一些原子组合在一起,一些原子组合成一个分子。

3.质子、电子重合在一起,可是质子、电子的身体中心不在同一个点上,质子、电子都具有身体外电磁力。在身体外电磁力的基础上,粒子之间、原子之间、分子之间都具有相应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原子内部、分子内部、物体内部都具有相应的空间结构。

Ⅱ.能量本身是光子

1.吸收一个光子,放出一个光子,电子的云状身体就会发生大小变化;云状身体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就会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发生变化,就会产生运动,就会产生能量活动。

2.电子的云状身体可以发生变化,因此说,电子是运动的一个条件,电子是能量活动的一个条件。

3.光子可以使电子的云状身体发生变化,因此说,光子是运动的一个条件,光子是能量活动的一个条件,光子本身是能量。

Ⅲ.光波、电磁波本身是光子

1.一个原子上的电子,可以放出一些光子,另一个原子上的电子,可以吸收这些光子。前者的云状身体变小,后者的云状身体变大。这时在电子之间被传递的光子,就是光,就是光波。

2.如果,前者是自由电子,后者是普通电子。前者就由自由电子变成普通电子,后者就由普通电子变成自由电子。这时在电子之间被传递的光子就是电磁波。

3.在物体内,在一系列的电子上,一些光子可以依次被传导。如果光子是光波,这就是光在透明体内的传导;如果光子是电磁波,这就是电流在导体内的传导。

Ⅰ.诞生期的温度

1.在诞生期,只有较少的中子变成质子、电子、光子,这期具有较少的电子、光子。

2.电子、光子是运动的条件,电子、光子是能量活动的条件,光子本身是能量。

3.因此在诞生期,运动不明显,能量活动不明显,温度比较低。

Ⅱ.守恒期的温度

1.在守恒期,一部份中子变成质子、电子、光子,这期具有一部份电子、光子。

2.电子、光子是运动的条件,电子、光子是能量活动的条件,光子本身是能量。

3.因些在守恒期,运动是中等,能量活动是中等,温度是中等。

Ⅲ.湮灭期的温度

1.在湮灭期,所有的中子全部变成质子、电子、光子,这期具有较多的电子、光子。

2.电子、光子是运动的条件,电子、光子是能量活动的条件,光子本身是能量。

3.因此在湮灭期,运动较明显,能量活动较明显,温度比较高。

★ 第一编 第三章 第三节 天体 ★

Ⅰ.物体组成星球

1.光子组成夸克,夸克组成粒子,粒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份子,分子组成物体。光子、夸克是不带有实体属性的物质。原子、分子、物体是带有实体属性的物质。同种粒子相互之间,粒子是带有实体属性的物质。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粒子是不带有实体属性的物质。

2.粒子组成物体,粒子之间具有万有引力,物体之间也具有万有引力。

3.在万有引力的基础上,一些物体吸引在一起,组合在一起,这样组成了星球。

Ⅱ.宇宙空间是在膨胀之中

1.整个宇宙空间是以光速在膨胀之中。空间的每个局部,是以相应的速度在膨胀之中。球星相互之间,空间在膨胀,距离在增加,相互在远离。距离越远,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大;距离越近,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小。

2.打个比方,我们假设,整个宇宙空间是个气球的球面,这个球面是个地球仪,上面画着各个城市。现在用1秒钟的时间,我们将这个气球吹得和真的地球一样大,这时在气球球面画着的,北京、天津一秒钟相互远离了上百公里,北京、上海1秒钟相互远离了上千公里,北京、纽约1秒钟相互远离上万公里。距离越近,相互远
离的速度越小;距离越远,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大。

3.空间膨胀,相互远离所产生的效果,和万有引力,相互吸引所产生的效果,在作用上是相反的。星球相互之间,距离足够远时,空间膨胀所产生的效果就会大于万有引力所产生的效果,这时星球之间,只具有相互远离的关系,不再具有相互吸引的关系,这时万有引力相当于不再具有作用。

Ⅲ.星球组成星球家庭、星系

1.一些相互之间距离较近的星球,相互之间万有引力具有作用,相互之间组成一个星球家庭,例如太阳系。

2.一些相互之间距离较近的星球家庭,相互之间万有引力具有作用,相互之间组成一个星系,例如银河系。

3.宇宙空间中的星系,相互之间距离太远,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相当于不再具有作用,相互之间不组成星系集团,宇宙空间内不存在星系集团。

Ⅰ.星球演变

1.以无壳型原子为主的星球是中子星样星球,现在的中子星就是这样的星球;以有壳型原子为主的星球是恒星样星球,现在的恒星就是这样的星球;以空壳型原子为主的星球是行星样星球,现在的行星就是这样的星球。

2.所有的原子核都要演变,都要由无壳型原子核演变到有壳型原子核,再由有壳型原子核演变到空壳型原子核。原子核所在位置不同,原子核演变速度不同。

3.所有的星球都要演变,都要由中子星样星球演变到恒星样星球,再由恒星样星球演变到行星样星球,星球大小不同,星球所有位置不同,星球的演变速度不同。

Ⅱ.星球演变速度

1.星球内部,原子核演变速度较慢,原子核较大。星球表层,原子核演变速度处于中等,原子核大小处于中等。外围大气层,原子核演变速度较快,原子核较小。

2.星球家庭的核心星球,星球演变速度较慢,星球多为中子星。星球家庭的内层星球,星球演变速度处于中等,星球多为恒星。星球家庭的外层星球,星球演变速度较快,星球多为行星。

3.星系的核心星球家庭,星球演变速度较慢,星球多为中子星。星系的内层星球家庭,星球演变速度处于中等,星球多为恒星。星系的外层星球家庭,星球演变速度较快,星球多为行星。

Ⅲ.行星暂时不发光

1.在原子核内,在粒子的数量上,中子占有一定的数量,中子占有一定的比例。原子核较大,中子数量多,中子比例高。原子核较小,中子数量少,中子比例低。

2.星球种类不同,在星球内,原子核的大小不同。中子星样星球、恒星样星球,原子核大多较大。行星样星球,原子核大多较小。

3.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空间位置内,中子星样星球、恒星样星球、行星样星球都同时存在时,这时行星样星球所包含的中子暂时不再蜕变,行星样星球暂时不再发光。

Ⅰ.诞生期天体

1.起始点是零点,宇宙是从起始点开始的。在起始点,宇宙时间是零,宇宙空间是零,物质世界是零。宇宙时间离开起始点是不停地行驶,高原子量氢原子一个一个地不停地诞生,光子一批一批地不停地诞生,宇宙空间以光速不停地膨胀。

2.时间行驶,空间膨胀,在诞生期,随着高原子量氢原子一个一个地诞生,星球一个一个地诞生,星球家庭一个一个地诞生,星系一个一个地诞生。

3.高原子量氢原子具有很高的密度,可是高原子量氢原子是均匀诞生的;高原子量氢原子是均匀诞生的,星球是均匀诞生的;星球是均匀诞生的,每个星球具有的质量很有限,因此在诞生期不会出现黑洞。

Ⅱ.守恒期天体

1.早期,所有的星球都是中子星样星球,每个星球具有的中子比例都接近,每个星球都有中子在蜕变,每个星球都是发光的星球,以前地球也是个发光的星球。

2.中期,包括现在,一些星球仍然是中子星样星球,就是现在的中子星,一些星球已演变成恒星样星球,就是现在的恒星,一些星球已演变成行星样星球,就是现在的行星。这时的行星暂时不发光,这时的地球暂时不发光。

3.晚期,所有的星球都已演变成行星样星球,每个星球具有的中子比例都接近,每个星球都有中子在蜕变,每个星球都是发光的星球,今后地球还会成为一个发光的星球。

Ⅲ.湮灭期天体

1.在湮灭期,所有的星球都是由氢原子组成的,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一个电子组成的。电子具有很大的云状身体,电子的密度很低,氢原子的密度很低,星球的密度很低。因此在湮灭期不会出现黑洞。

2.在湮灭期,随着氢原子一个一个地湮灭,所有的星球、星球家庭、星系,它们的质量都在由大变小,由有变无;相应的万有引力都在由大变小,由有变无;这样,星系内的星球家庭,星球家庭内的星球,相互之间都在逐渐远离。

3.在结束点,这时最后一个星球的最后一个氢原子湮灭分裂成光子,这是整个物质世界消失了;这时膨胀到最大的宇宙空间,立即缩小为零,这时宇宙空间消失了;这时宇宙时间立即返回到原来的起始点,这时宇宙时间消失了。在这结束点上,宇宙结束了。在结束点,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都是零。

★ 第一编 编后附录 ★

核能利用

1.铀235原子核内具有很多中子,在核心位置内具有很多纯中子。在弱力的作用下,一个单独中子必然要飞向这个原子核,为了进入核心,必然要穿越囊壳,在穿越囊壳时,囊壳增大,大于某个极限,这时原子核分裂,分裂时,分裂成两个粒子,在分裂时,还会分裂出两个单独中子。在弱力的作用下,这两个单独中子,又与另外两个铀235原子核重复相同的反应。随着连锁反应,大量的铀235原子核分裂,大量的铀235原子分裂,在分裂时,一些身体较大的电子就会变成身体较小的电子,这时就会放出光子,放出能量。在分裂时,还会分裂出单独中子,其中一部份中子也会发生蜕变,在蜕变时,分裂出光子,分裂出能量。

2.氘核是一个质中子,氘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氘核变成氚核,氚核是一个质中子和一个纯中子,氚核吸收一个单纯中子,这个中子立即蜕变,变成一个质子,这时氚核变成氦核。在蜕变时,分裂出光子,分裂出能量。其它原子核也可以吸收一个单独中子,但只是多一个中子而已。氚核吸收一个中子,这个中子就要蜕变,就会放出光子,放出能量。如果我们具有一些氚核和缓慢稳定的中子源,我们就可以安全、有效、容易地得到能量。

3.重水内具有很多氘、氚。一些放射性物体内具有一些原子,这些原子可以自发缓慢发生衰变,在衰变时,分裂出单独中子,例如铀238。将放射性物体放入重水内,就可以产生能量,就可以建成各种各样的核电站。

对撞机原理

在外力的作用下,例如在对撞机内,原子核也会发生分裂,在分裂时也会分裂出单独中子。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中子还可以转变成本身也是夸克全套的其它粒子,例如介子。这些粒子存在时间很短,这些粒子很快就会蜕变,在蜕变以后,变成一些光子和两个不同型的粒子,一个带正电荷,一个带负电荷,例如一个是反质子,一个是正电子。如果这两个粒子不是质子、电子,这两个粒子很快就会发生湮灭变成光子,例如正负电子之间的湮灭,质子反质子之间的湮灭。

三.物体的气态、液态、固态

(一)

1.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较多,某个电子就会吸收光子,变大身体,偶尔放出光子,缩小身体,可是马上又会吸收光子,变大身体。吸收光子,放出光子,云状身体发生变化;云状身体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发生变化,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云状身体很大,物体的密度很低;具有运动,物体内部是流动的,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是气态。

2.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处于中等,平时,某个电子不吸收光子,不变大身体,可是偶尔会吸收光子,变大身体。可是马上又会放出光子,缩小身体。吸收光子,放出光子,云状身体发生变化;云状身体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发生变化,就会发生相应的运动。云状身体很小,物体的密度很高;具有运动,物体内部是流动的,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是液态。

3.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很少,平时某个电子不吸收光子,不变大身体,而且也没有偶尔吸收光子,变大身体的时侯。不吸收光子,不放出光子,云状身体不发生变化;云状身体不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不发生变化;身体外电磁力不发生变化,不产生相应的运动。云状身体很小,物体密度很高,不具有运动,物体内部是静止的,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是固态。

(二)

1.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很少,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态是固态。增加光子,增加能量,增加温度。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态就可由固体变成液态。

2.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处于中等,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是液态。增加光子,增加能量,增加温度,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态就可由液态变成气态。

3.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很少,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态是固态。增加光子,增加能量,增加温度。这种物体的存在状态就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三)

1.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很多,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是气态。在环境内,增加压力,电子不得不放出光子,缩小身体,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就由气态变成液态。缩小身体,放出光子,在环境内,光子增加,能量增加,温度增加。

2.相对于某种分子来说,在环境内,光子数量很多,这时物体存在状态理应是气态。可是在环境内,压力很高,这时物体存在状态是液态。在环境内,减少压力,电子就会吸收光子,变大身体,这时物体的存在状态就由液态变成气态。变大身体,吸收光子,在环境内,光子减少,能量减少,温度减少。

3.物体的存在状态是液体,这时电子的云状身体已经很小,再增加压力,云状身体也不会再变小。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依靠压力,不能将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

★ 第二编 生命本身是物质 第一章 第一节 生命大分子 ★

核酸

Ⅰ.核酸就是DNA、RNA,核酸是由几种嘌呤、嘧啶组成的,其中A、T、C、G是主要的四种。四种中,两种为嘌呤,两种为嘧啶。嘌呤、嘧啶是一类由几十个原子组成的小分子,一些具有一个环,一些具有两个环。

Ⅱ.磷酸是一种小分子,戊糖是一种小分子,戊糖类似于葡萄糖。一个磷酸、一个戊糖可以排例在两个嘌呤嘧啶之间。借着磷酸、戊糖,两个嘌呤嘧啶可以连接在一起。借着磷酸、戊糖,一些嘌呤嘧啶可以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嘌呤嘧啶单链。一部份嘌呤嘧啶单链是RNA,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不同,RNA的种类不同,RNA这条嘌呤嘧啶单链可以很长很长。

Ⅲ.嘌呤嘧啶,A与T之间,C与G之间具有一种化学键,化学键本身是电磁力,化学键本身是一种吸引力、一种组合力。嘌呤嘧啶ATCG的排列次序,两条嘌呤嘧啶单链可以是完全对应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位置上,你是A时,我就是T,你是C时,我就是G。借着嘌呤嘧啶之间的化学键,对应的两条嘌呤嘧啶单链就会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嘌呤嘧啶双链。嘌呤嘧啶双链就是DNA,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不同,DNA的种类不同,DNA这条嘌呤嘧啶双链可以很长很长。

蛋白质

Ⅰ.蛋白质就是蛋白,它们具有很多种类。蛋白质是由若干种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氨基酸只有20种。氨基酸是一类由几十个原子组成的小分子,氨基酸的一端具有一个氨基,氨基酸的另一端具有一个酸基。

Ⅱ.氨基、酸基之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在缩去一个水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另一个氨基酸的酸基,相互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另一个氨基酸的酸基,相互之间可以相邻在一起。借着氨基、酸基之间的化合反应,两个氨基酸可以连接在一起。借着氨基、酸基之间的化合反应,一些氨基酸可以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氨基酸链。氨基酸链就是蛋白质,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不同,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蛋白质这条氨基酸链可以很长很长。

Ⅲ.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氨基酸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自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周围电磁场发生变化,蛋白质结合某种离子、分子,在这些情况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些情况下,蛋白质可以具有相应的功能活动。

蛋白质的功能

Ⅰ.转移蛋白,转移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转移蛋白的一端在膜外,转移蛋白的另一端在膜内。在这两端上,转移蛋白可以结合某个离子、分子。这时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膜外的这端由膜外转移到膜内,膜内的这端由膜内转移到膜外。这时结合在两端上的离子分子可以解脱下来。这样一些离子分子就由膜外转到膜内,或由膜内转到膜外。

转移蛋白是一大类蛋白,转移蛋白具有很多种类,一种转移蛋白只结合一种离子、分子,转移蛋白与离子、分子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转移蛋白,只能将某种离子、分子由膜外转移到膜内,而不能将这种离子、分子由膜内转移到膜外。一种转移蛋白,只能将某种离子、分子由膜内转移到膜外,而不能将这种离子、分子由膜外转移到膜内。转移蛋白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专职性。

一个细胞通过具有相应的转移蛋白,这个细胞就可以将一些离子、分子由膜外转移到膜内,而将另一些离子、分子由膜内转移到膜外。通过具有相应的转移蛋白,一个细胞就可以具有某种功能活动,例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摄取、释放。

Ⅱ.霉蛋白,霉蛋白可以和某个分子结合在一起,这时霉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这时这个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时霉蛋白就是霉。

霉蛋白是一大类蛋白,霉蛋白具有很多种类。一种霉蛋白只结合一种分子,霉蛋白与分子之间具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霉蛋白只引起一种化学反应,霉蛋白与化学反应之间具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细胞通过具有相应的霉蛋白,这个细胞就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就会产生相应的分子,这些分子可以是核酸、蛋白质、脂肪等不同分子。根据本身的空间结构,一些分子可以组成一个细胞器,一个亚细胞结构。一个细胞通过具有相应的分子、细胞器、亚细胞结构,这个细胞就会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

Ⅲ.肌蛋白,肌蛋白和钙离子结合在一起时,肌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肌蛋白就会收缩,肌蛋白具有收缩功能。

在肌蛋白的不同位置上,肌蛋白可以结合不同的离子、分子。这时肌蛋白的种类就不再相同。这样我们也可以说,肌蛋白是一大类蛋白,肌蛋白具有很多种类。一种肌蛋白只结合一种细胞器,肌蛋白与细胞器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细胞内,随着肌蛋白收缩,细胞器的空间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随着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细胞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就会具有相应的运动。

★ 第二编 第一章 第二节 复制、转录、翻译 ★

复制

Ⅰ.在某些霉蛋白的作用下,DNA这条嘌呤嘧啶双链,可以被打开,也就是一条嘌呤嘧啶双链变成两条嘌呤嘧啶单链。具有一些单独的嘌呤嘧啶和具有一条嘌呤嘧啶单链,借着嘌呤嘧啶相互之间的化学键,这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就会吸附到这条嘌呤嘧啶单链的一侧。也就是说,在这条嘌呤嘧啶单链一侧,依次排列着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在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上,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你是A时,我就是T,你是C时,我就是G。

Ⅱ.借着磷酸戊糖,这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就会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嘌呤嘧啶单链。原来打开的这条嘌呤嘧啶单链,在它的一侧,产生了一条新的嘌呤嘧啶单链,在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上,这两条嘌呤嘧啶单链完全是对应的。借着嘌呤嘧啶之间的化学键,这两条嘌呤嘧啶单链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嘌呤嘧啶双链,形成一个DAN。

Ⅲ.DNA这条嘌呤嘧啶双链,是A、B两个链,打开后,在A链一侧形成的新B链,和B链完全相同,在B链一侧形成的新A链,和A链完全相同。新形成的两个嘌呤嘧啶双链和原来的嘌呤嘧啶双链是完全相同的。新形成的两个DNA和原来的DNA是完全相同的。新形成的两个DNA相互之间也是完全相同的。借着这个过程,一个DNA变成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两个DNA,这个过程称为复制。

转录

Ⅰ.在某些霉蛋白的作用下,DNA这条嘌呤嘧啶双链,可以打开一段,也就是一段嘌呤嘧啶双链变成两段嘌呤嘧啶单链。具有一些单独的嘌呤嘧啶和具有一段嘌呤嘧啶单链,借着嘌呤嘧啶相互之间的化学键,这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就会吸附到这段嘌呤嘧啶单链的一侧。也就是说,在这段嘌呤嘧啶单链的一侧,依次排列着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在嘌呤嘧啶的排例次序上,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你是A时,我就是T,你是C时,我就是G。

Ⅱ.借着磷酸戊糖,这一个一个单独的嘌呤嘧啶就会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嘌呤嘧啶单链。原来打开的这段嘌呤嘧啶单链,在它的一侧,产生了一条新的嘌呤嘧啶单链。新产生的这条嘌呤嘧啶单链,是个RNA。原来打开的那两段嘌呤嘧啶单链可以恢复成嘌呤嘧啶双链。

Ⅲ.DNA打开一节段,产生一个RNA,这个过程称为转录。也就是,DNA具有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决定着RNA具有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在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上,DNA决定着RNA。DNA打开一节段,产生一个RNA,DNA上的这一段称为一个模版。在DNA上具有着很多各种各样的模版,借着各种各样的模版,DNA可以转录出各种各样的RNA。转录出的RNA可以是转移RNA,也可以是信使RNA。

翻译

Ⅰ.三个嘌呤嘧啶为一组,四种嘌呤嘧啶具有60余种组合方式。这一组嘌呤嘧啶是一个密码,或是一个反密码。这样就具有60余种密码反密码。

在转移RNA的一端上,三个嘌呤嘧啶比较突出,这三个嘌呤嘧啶是个反密码。转移RNA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反密码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每种转移RNA都是固定不变的。具有60余种转移RNA,一种转移RNA带有一种反密码,转移RNA与反密码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转移RNA的另一端上,几个嘌呤嘧啶共同和一个氨基酸结合在一起,嘌呤嘧啶的排列次序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这一端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60种转移RNA,具有20种排列次序。也就是说,60种转移RNA,20种氨基酸,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3种转移RNA,1种氨基酸,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Ⅱ.在信使RNA上,每三个嘌呤嘧啶是一个密码,也可以说,信使RNA是由一个一个的密码组成的。信使RNA上具有密码,转移RNA上具有反密码,密码、反密码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AAA对应TTT。在对应的密码、反密码之间具有化学键,这种化学键也就是嘌呤嘧啶之间的化学键。

具有一些单独的、带着氨基酸的转移RNA,和具有一条信使RNA,借着密码、反密码之间的化学键,这一个一个单独的、带着氨基酸的转移RNA就会吸附到信使RNA的一侧。

也就是说,在信使RNA的一侧,依次排列着一个一个单独的转移RNA,一个一个单独的氨基酸。在密码的排列次序上,在反密码的排列次序上,在转移RNA的排列次序上,在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上,它们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Ⅲ.借着氨基、酸基之间的化合反应,这一个一个单独的氨基酸就会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氨基酸链,形成一个蛋白质。

借着一个信使RNA产生一个蛋白质,这个过程称为翻译,也就是信使RNA具有的嘌呤嘧啶排列次序,决定着蛋白质具有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也就是在种类上,信使RNA的种类,决定着蛋白质的种类。

DNA打开什么样的模版,就会转录出什么样的信使RNA;具有什么样的信使RNA,就会翻译出什么样的蛋白质;也就是说,DNA打开什么样的模版,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蛋白质。

★ 第二编 第一章 第三节 程序 ★

封闭与开封

Ⅰ.开封蛋白是一大类蛋白,开封蛋白具有很多种类。一种开封蛋白只和一种封闭蛋白结合在一起,开封蛋白与封闭蛋白相互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封闭蛋白没有与开封蛋白结合在一起,封闭蛋白具有某种空间结构,这时封闭蛋白处于封闭状态。封闭蛋白与开封蛋白结合在一起,封闭蛋白具有另一种空间结构,这时封闭
蛋白处于开封状态。

Ⅱ.封闭蛋白是一大类蛋白,封闭蛋白具有很多种类。一种封闭蛋白只和一种模版结合在一起,封闭蛋白与模版相互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封闭蛋白处于封闭状态,封闭蛋白与模版结合在一起,模版就处于封闭状态。封闭蛋白处于开封状态,封闭蛋白就与模版分离,模版就处于开封状态。

Ⅲ.DNA是一条嘌呤嘧啶双链,在DNA上具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模版,这些模版都是以一组一组的方式存在的。模版处于封闭状态,这时就不能转录出信使RAN,这时就不能翻译出蛋白质。模版处于开封状态,这时就会转录出信使RNA,这时就会翻译出蛋白质。

程序过程

Ⅰ.1号开封蛋白与2号封闭蛋白结合在一起,2号封闭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2号封闭蛋白处于开封状态。2号封闭蛋白处于开封状态,2号模版也就处于开封状态。2号模版处于开封状态,这时就会产生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一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质是开封蛋白,这个开封蛋白是2号开封蛋白。

Ⅱ.2号开封蛋白就与3号封闭蛋白结合在一起,3号封闭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3号封闭蛋白处于开封状态。3号封闭蛋白处于开封状态,3号模版也就处于开封状态。3号模版处于开封状态,这时就会产生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一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质是开封蛋白,这个开封蛋白是3号开封蛋白。

Ⅲ.第1组蛋白、第2组蛋白、第3组蛋白、第4组蛋白、第5组蛋白、第6组蛋白……。这个过程可以不停地进行下去,而形成一个程序。按照这个程序,就会打开一组一组模版,就会产生一组一组蛋白。这个程序是建立在模版、封闭蛋白、开封蛋白的基础上。

程序作用

Ⅰ.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一个细胞就会打开一组一组模版,产生一组一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可以是转移蛋白、霉蛋白、肌蛋白。一个细胞具有相应的蛋白质,这个细胞就具有相应的细胞器。一个细胞具有相应的细胞器,这个细胞就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一个细胞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这个细胞就具有相应的功能活动。在程序基础上,在蛋白质基础上,一个细胞就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这个存在状态包括形态结构状态和功能活动状态。

Ⅱ.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一个细胞在第1秒时、在第2秒时、在第3秒时、在第4秒时……在第10秒时、在第100秒时、在第1000秒时……,在这每一时刻,这个细胞都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每一时刻的存在状态依次连接在一起,就是这个细胞的一生,就是这个细胞一生的发展变化。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细胞就会具有一生,细胞就会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

Ⅲ.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细胞可以处于分裂状态。这时就会打开相应的模版,产生出相应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些蛋白是与分裂有关的。在某些霉蛋白的作用下,DNA复制,一个DNA变成两个DNA,在某些肌蛋白的作用下,这两个DNA分别被拉到不同位置上。在某些霉蛋白的作用下,产生出单位膜,在单位膜和肌蛋白的作用下,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对于某些生物个体来说,分裂前的一个细胞和分裂后的两个细胞是同一个生物个体。对于这个生物个体来说,接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这个发展变化,包括1个细胞时期、分裂时期、两个细胞时期。

★ 第二编 第二章 第一节 冲动的产生和效应 ★

冲动

Ⅰ.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一些不同种类的转移蛋白,在转移蛋白的作用下,膜外膜内离子不同,电荷不同。膜外Na+多,带正电荷;膜内Na+少,带负电荷。膜内膜外电位差为80毫伏,这个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Ⅱ.在神经细胞膜的某一点上,电位差可由80变成60。这时在这一点上,Na+通道蛋白开放,Na+由膜外进入膜内,电位差由60变成0,变成相反的40。这时在这一点上,Na+通道关闭,Na+不再由膜外进入膜内,进入膜内的Na+由这一点转移到周围,电位差就由相反的40变成0,变成原来的80。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称为冲动。

Ⅲ.在细胞膜内,Na+从这一点转移到周围点上,周围细胞膜的电位差就由80变成60,在这些细胞膜上,这时就会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随着连链反应,在整个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动作电位就会依次地进行一遍,这个过程称为冲动行驶,冲动传导。

冲动产生

Ⅰ.自动细胞,在自动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某种转移蛋白。按照程序,打开某个模版,产生某个蛋白质,这个蛋白质和转移蛋白结合在一起,这时,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Na+由膜外进入膜内,电位差由80变成60。这时在自动细胞的细胞膜上,就会产生冲动,就会具有冲动。

Ⅱ.条件细胞,在条件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某种转移蛋白。身体内环境中,具有某种神经介质,神经介质和转移蛋白结合在一起,这时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Na+由膜外进入膜内,电位差由80变成60。这时在条件细胞的细胞膜上,就会产生冲动,就会具有冲动。

Ⅲ.感觉细胞,在感觉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某种转移蛋白。光线、声音、化学物质,在环境内,具有各种各样的剌激源,当刺激作用在转移蛋白上时,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Na+由膜外进入膜内,电位差由80变成60。这时在感觉细胞的细胞膜上,就会产生冲动,就会具有冲动。

冲动效应

Ⅰ.肌细胞,肌细胞的细胞膜,在细胞质内围成了一个囊泡。囊泡内具有Ca+,囊泡膜上具有某种转移蛋白,细胞质内具有肌蛋白。细胞膜具有冲动,囊泡膜具有冲动,这时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a+由囊泡内进入细胞质内。在细胞质内,Ca+与肌蛋白结合在一起,肌蛋白收缩,肌细胞收缩。

Ⅱ.内分泌细胞,在内分泌细胞的细胞质内,具有某种囊泡,囊泡内具有某种神经介质。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相邻在一起,在相邻部位具有某种转移蛋白。细胞膜具有冲动,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神经介质被释放出来。这样,神经介质就由细胞内被释放到细胞外;这样,神经介质就由细胞中被
释放到身体内环境中。

Ⅲ.外分泌细胞,在外分泌细胞的细胞质内,具有某种囊泡,囊泡内具有某种外分泌物质。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相邻在一起,在相邻部位具有某种转移蛋白。细胞膜具有冲动,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外分泌物质被释放出来。这样,外分泌物质就由细胞内被释放到细胞外;这样,外分泌物质就由体
内被释放到体外。

★ 第二编 第二章 第二节 突触传导 ★

突触

Ⅰ.在某一点上,两个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相邻在一起。在某些分子的基础上,前一个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突触前膜,后一个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突触后膜,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突触间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突触。

Ⅱ.突触前细胞的细胞质内具有某种囊泡,囊泡内具有某种神经递质。囊泡的膜和突触前膜相邻在一起,在相邻部位具有某种转移蛋白。突触前细胞具有冲动,突触前膜具有冲动,转移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随着转移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这样突触前细胞,突触前膜就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

Ⅲ.突触后细胞的突触后膜上,具有某种转移蛋白。神经递质和转移蛋白结合在一起,转移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空间结构发生变化,Na+由膜外进入膜内,电位差由80变成60。这时在突触后膜上就会产生冲动,这时在突触后细胞上就会产生冲动。借着突触,冲动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冲动从突触前细胞传到突触后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突触传导,突触传递。

复合突触

Ⅰ.突触可以是复合的,它有几个突触前细胞,几个突触前膜,一个突触间隙,一个突触后膜,一个突触后细胞。

Ⅱ.大部份突触前细胞具有冲动,大部份突触前膜具有冲动,大部份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较多,突触后膜具有冲动,突触后细胞具有冲动。借着突触,冲动就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冲动就从突触前细胞传到突触后细胞,这个突触传导称为成熟突触传导。

Ⅲ.小部份突触前细胞具有冲动,小部份突触前膜具有冲动,小部份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较少,突触后膜不具有冲动,突触后细胞不具有冲动。借着突触,冲动没有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冲动没有从突触前细胞传到突触后细胞。这个突触传导称为不成熟突触传导。

抑制性突触

Ⅰ.在复合突触内,一部份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一部份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Ⅱ.前者突触前膜具有冲动,前者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后者突触前膜也具有冲动,后者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内即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又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不具有冲动。借着突触,冲动没有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这个突触传导称为不成熟
突触传导。

Ⅲ.前者突触前膜具有冲动,前者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后者突触前膜不具有冲动,后者突触前膜不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有兴奋性神经递质,没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具有冲动。借着突触,冲动就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这个突触传导称为成
熟突触传导。

★ 第二编 第二章 第三节 通路 ★

突触连接

Ⅰ.象一棵树具有很多树枝一样,一个神经细胞具有很多树突。象树枝上具有很多树叶一样,树突上具有很多突触。一个神经细胞具有的树突数量、突触突数量可以是几十、几百、几千,以至更多。

Ⅱ.树突象个电路,突触像个电子元件。沿着树突,沿着象树枝一样的树突。在一个神经细胞上,冲动从一个突触上行驶到其它所有的突触上。树突、触突可称为通路。

Ⅲ.神经细胞相互之间具有很多突触连接。一个细胞可以是很多细胞的突触前细胞,它可以将冲动传到很多突触后细胞。一个细胞可以是很多细胞的突触后细胞。它可以接受很多突触前细胞传递来的冲动。

兴奋抑制

Ⅰ.一个复合突触,它有A、B两个突触前细胞,C一个突触后细胞,A、B两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假设,A细胞具有冲动,B细胞的冲动可以传递到C细胞;A细胞不具有冲动,B细胞的冲动不可以传递到C细胞。也就是说,在这个突触中,A细胞对B、C之间的通路具有兴奋作用。

Ⅱ.另一个复合突触,它有A、B两个突触前细胞,C一个突触后细胞,A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B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假设,A细胞具有冲动,B细胞的冲动不可以传递到C细胞;A细胞不具有冲动,B细胞的冲动可以传递到C细胞。也就是说,在这个突触中,A细胞对B、C之间的通路具有抑制作用。

Ⅲ.通路相互之间具有很多突触连接,一些突触连接是兴奋性的,一些突触连接是抑制性的。借着兴奋性突触连接,一个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通路也就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一个通路上具有冲动,相应的通路上也就具有冲动;或者,相应的通路上也就容易具有冲动。借着抑制性突触连接,一个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通路就处于抑制状态;也就是,一个通路上具有冲动,相应的通路上就不能再具有冲动;或者,相应的通路上就不容易再具有冲动。

时间性

Ⅰ.冲动行驶、突触传导都具有时间,一个通路可以就是一个神经细胞,一个树突,在这些通路上,冲动行驶所经历的时间很短。

Ⅱ.一些通路可以是由很多神经细胞依次连接而成的,神经细胞的数量可以分别是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亿,以至更多,在这些通路上,冲动行驶所经历的时间就可以分别是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年、几十年。每个通路都具有时间性,每个通路都具有时间值,通路不同,时间值不同。

Ⅲ.一些神经细胞围成一个环状,形成一个环形通路。在这个环形通路上,冲动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旋转下来,冲动可以一圈一圈地无限地行驶下来。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具有这些时,冲动才会从环形通路上消失。

★ 第二编 第三章 第一节 感受运动 ★

感受

Ⅰ.感觉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对某个事物的某个特徵的感受,例如,某个单纯的颜色,某个单纯的声音,某个单纯的气味。知觉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对某一事物的整体感受,例如,看到一个羊的整体形像,听到羊发出的整个声音。认识是通过一些感觉器官对某一事物的全面感受。例如,即有一只羊的整体形像,又有这个羊发出的整个声音,又有这个羊发出的整个气味。

Ⅱ.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感觉通路、知觉通路、认识通路,这些通路都属于感受通路。一些感觉细胞共同连接着同一个感觉通路,一些感觉通路共同连接着同一个知觉通路,一些知觉通路共同连接着同一个认识通路。这些相关联的通路共同组成一个感受通路。具有相应的事物,感觉细胞感受到相应的刺激,感觉细胞产生冲动。沿着相应的通路,这些冲动就会行驶到相应的同一个感觉通路、知觉通路、认识通路上,这就是感受。

Ⅲ.事物都具有时间性,时间性可以是几秒钟,几小时,以至更长时间。这样在不同时间上,感觉细胞感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借着通路的时间值不同,这些冲动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共同行驶到同一个感觉通路上,知觉通路上,认识通路上。例如2个小时前的冲动,借着时间值为2个小时的通路,1小时前的冲动,借着时间值为1个小时的通路,这些冲动就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共同行驶到同一个感觉通路上,知觉通路上,认识通路上。

运动

Ⅰ.行为是全身的运动,例如整个抓捕羊这个过程。动作是某个肢体的运动,例如手抓羊腿这个过程。收缩是某个肌肉的运动,例如某个肌肉的收缩过程和对抗肌肉的舒张过程。

Ⅱ.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行为通路、动作通路、收缩通路,这些通路都属于运动通路。一个行为通路,分别连接着一些动作通路,一个动作通路,分别连接着一些收缩通路,一个收缩通路,分别连接着一些肌细胞。这些相关联的通路共同组成一个运动通路。行为通路上具有冲动,沿着相应的通路,冲动分别行驶到一个一个的肌细胞上,肌细胞产生收缩,这时具有运动。

Ⅲ.借着时间值不同的通路,这样在不同时间上,肌细胞接受到冲动,在不同时间上,肌细胞产生收缩。例如,一个通路的时间值是1个小时,另一个通路的时间值是2个小时。这样,某个肌细胞在第1个小时结束时接受到一个冲动,在第2个小时结束时又接受到一个冲动;这个肌细胞在第1个小时结束时产生一次收缩,在第2个小时结束时又产生一次收缩。肌细胞收缩具有时间性,那么建立在肌细胞收缩基础之上的收缩、动作、行为自然也具有时间性,时间性可以是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以至更长时间。

感受运动本身是一整体

Ⅰ.相应的感觉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收缩通路,相应的感觉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收缩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感觉就具有相应的收缩。相应的收缩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感觉通路,相应的收缩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觉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收缩就具有相应的感觉。也就是说,感觉收缩本身是协调统一的,感觉收缩本身是一个整体。

Ⅱ.相应的知觉通路连接着相应的动作通路,相应的知觉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动作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知觉就具有相应的动作。相应的动作通路连接着相应的知觉通路,相应的动作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知觉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动作就具有相应的知觉。也就是说,知觉动作本身是协调统一的,知觉动作本身是一个整体。

Ⅲ.相应的认识通路连接着相应的行为通路,相应的认识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行为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认识就具有相应的行为。相应的行为通路连接着相应的认识通路,相应的行为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认识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行为就具有相应的认识。也就是说,认识行为本身是协调统一的,认识行为本身是一个整体。

★ 第二编 第三章 第二节 感情 ★

现象心情心境的通路

Ⅰ.为了进食要去抓一只羊,这是一种现象;抓捕到羊,进食,这是一种现象;没有抓到羊,挨饿,这是一种现象。神经系统内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通路,这种通路称为现象通路,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现象通路。相应的现象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感受通路、运动通路,相互之间的连接是兴奋的,是双向的。

Ⅱ.为了进食要去抓捕猎物,这是一类现象;抓捕到猎物,进食,这是一类现象;没有抓捕到猎物,挨饿,这是一类现象。神经系统内每一类现象都具有一个通路,这个通路称为心情通路,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心情通路。相应的心情通路连接着相应的现象通路,一个心情通路连接着很多现象通路,相互之间的连接是兴奋的,是双向的。

Ⅲ.有利的现象,是一大类现象,是一型现象;不利的现象,是一大类现象,是一型现象。不明的现象,是一大类现象,是一型现象。神经系统内每一型现象都具有一个通路,这个通路称为心境通路,神经系统内具有三个心境通路。相应的心境通路连接着相应的心情通路,一个心境通路连接着很多心情通路,相互之间的连接是兴奋的,是双向的。

心情心境组成感情

Ⅰ.进食,饮水等是一类现象,低等动物也具有这类现象,这类现象称为低等现象。探索新的事物,帮助同夥等是一类现象,低等动物不具有这类现象,这类现象称为中等现象。为理想献身,为理想奋斗等是一类现象,只有人类具有这类现象,这类现象称为高等现象。

Ⅱ.饥饿紧迫感,进食满足感等是一类心情,这类心情与低等现象相关,这类心情称为低等心情。自豪感,内疚感等是一类心情,这类心情与中等现象相关,这类心情称为中等心情。神圣感,使命感等是一类心情,这类心情与高等现象相关,这类心情称为高等心情。

Ⅲ.心情具有低等心情、中等心情、高等心情三类,每一类都具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内疚感就是由于伤害同夥所引起的。心境具有轻松心境、压抑心境、焦虑心境三种,每一种不具有明确指向性,例如压抑心境不特指是由那一种现象引起的。心情心境组成感情,感情是由心情心境组合而成的。与低等心情有关的感情是情绪,与中等心情有关的感情是情感,与高等心情有关的感情是情操。感情包括情绪、情感、情操三类。

感情的产生

Ⅰ.心情通路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其中,一些细胞是自动细胞,一些细胞是条件细胞。按照程序,在某一时刻,自动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心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心情。身体内环境中具有某种神经介质,这时条件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心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心情。

Ⅱ.心境通路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其中一些细胞是自动细胞,一些细胞是条件细胞。按照程序,在某一时刻,自动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心境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心境。身体内环境中具有某种神经介质,这时条件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心境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心境。

Ⅲ.相应的心情通路和相应的心境通路组成感情通路,感情通路是由心情通路、心境通路组合而成的。同样的道理,按照程序,在某一时刻,自动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感情。身体内环境中具有某种神经介质,这时条件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就具有某种感情。

★ 第二编 第三章 第三节 注意 ★

注意的属性

Ⅰ.注意是流动的,注意是个流,醒觉时注意一刻也不会停止。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冲动,某中的一个冲动,注意就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这个冲动称为注意冲动。注意冲动只能行驶在某些通路上,只能行驶在知觉通路和动作通路上,知觉通路和动作通路称为注意通路。

Ⅱ.注意冲动可以行驶在知觉通路上,注意可以集中在知觉上,例如我们可以注意地看一个羊的形像。注意冲动不可以行驶在感觉通路上,注意不可能集中在感觉上,例如我们不可以在看一只羊的几何形状的同时而不看它的颜色。注意冲动不可以行驶在认识通路上,注意不可以集中在认识上,例如我们不可以将注意同时集中在几种知觉上,即注意地去看一只羊的形像,又注意地去听这个羊的声音。

Ⅲ.注意冲动可以行驶在动作通路上,注意可以集中在动作上,例如我们可以将注意集中在某个肢体的动作上。注意冲动不可以行驶在收缩通路上,注意不可以集中在收缩上,例如我们不可以将注意集中在某个肌肉的收缩上。注意冲动不可以行驶在行为通路上,注意不可以集中在行为上,例如,我们不可以将注意同时集中在几种动作上,即集中在下肢动作上,又集中在上肢动作上,又集中在躯干动作上,又集中在头部动作上。

感受运动注意本身是一整体

Ⅰ.感受包括感觉、知觉、认识,运动包括行为、动作、收缩。知觉是感受的一部份,动作是运动的一部份。注意只能集中在知觉、动作上。

Ⅱ.感受通路包括知觉通路,相应的感受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知觉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感受,就具有相应的知觉。知觉通路是感受通路的一部份,相应的知觉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受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知觉,就具有相应的感受。也就是说,感受知觉本身是协调统一的,感受知觉本身是一个整体。

Ⅲ.运动通路包括动作通路,相应的运动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动作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运动,就具有相应的动作。动作通路是运动通路的一部份,相应的动作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运动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动作,就具有相应的运动。也就是说,运动动作本身是协调统一的,运动动作本身是一个整体。

感受运动感情本身是一整体

Ⅰ.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感受运动通路,感受运动通路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这时具有相应的感受运动。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知觉动作通路,知觉动作通路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这时具有相应的知觉动作。神经系统内具有很多感情通路,感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这时具有相应的感情。

Ⅱ.相应的感受运动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感情通路,相应的感受运动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情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感受运动,就具有相应的感情。相应的感情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感受运动通路,相应感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感受运动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感情,就具有相应的感受运动。也就是说,感受运动感情相互之间是协调统一的,感受运动感情本身是一个整体。

Ⅲ.相应的知觉动作通路连接着相应的感情通路,相应的知觉动作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感情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知觉动作,就具有相应的感情。相应的感情通路连接着相应的知觉动作通路,相应的感情通路处于兴奋状态,相应的知觉动作通路也处于兴奋状态;具有相应的感情,就具有相应的知觉动作。也就是说,知觉动作感情相互之间是协调统一的,知觉动作感情本身是一个整体。

★ 第三编 自我本身是灵魂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是按照数学进行运动的 ★

宇宙是根据因果关系进行运动的

Ⅰ.在原子核内,在粒子的数量上,中子占有一定数量,中子占有一定比例。在某些星球内,在某些物体内,相对于其它原子核,一个原子核,它的中子比例是相对较高的;而在另一些星球内,在另一些物体内,相对于其它原子核,这个原子核,它的中子比例是相对较低的。当一个原子核的中子比例是相对较高时,这时这个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就会蜕变,这个原子核就会蜕变。原子核发生蜕变,是取决于这个原子核在那一个星球内,在那一个物体内,是取决于这个原子核的空间位置上。中子发生蜕变,是取决于这个中子在原子核内的空间位置上,是取决于这个中子的空间位置上。

Ⅱ.电子与质中子之间具有重合关系,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具有重合关系。当电子的重合关系不需要较大的身体时,这个电子就会放出光子,缩小身体。当另一个电子的重合关系需要较大的身体时,另一个电子就会吸收光子,变大身体。

Ⅲ.中子蜕变分裂出来的是光子、是能量,电子相互之间传递的是光子、是能量,在相应能量基础上,相应粒子就会具有相应的能量活动。蜕变活动、传递光子活动、能量活动,这些活动的发生进行不是随机的、偶然的,而是根据因果关系发生进行的。宇宙内,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任何事情都是根据因果关系发生进行的。

宇宙是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运动的

Ⅰ.在诞生期,粒子诞生。在诞生期,粒子诞生时间、地点都是固定不变的,因为诞生期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都是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固定不变的。诞生以后,粒子具有自身场力,中子具有万有引力、弱力、强力。质子具有万有引力、强力、电磁力。电子具有万有引力、电磁力。每种粒子的自身场力都是固定不变的,每个粒子的自身场力都是固定不变的。在自身场力基础之上,粒子相互之间具有相互场力作用,自身场力是固定不变的,相互场力作用自然也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一些粒子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场力作用,另一些粒子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场力作用。

Ⅱ.粒子诞生时间地点、自身场力、相互场力作用,在这三者基础之上,粒子具有一生的运动,粒子具有一生中每一时刻的空间位置和重合关系。空间位置、重合关系,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粒子具有蜕变活动、传递光子活动、能量活动。这些活动本身也是空间位置和重合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些活动本身也是粒子的运动。

Ⅲ.粒子诞生时间地点、自身场力、相互场力作用,在这三者基础之上,粒子具有一生的运动,这个运动自然包含蜕变活动、传递光子活动、能量活动在内。相对于所有每个粒子来说,相互场力作用是建立在自身场力基础之上的,而自身场力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这两者是可以忽略不记的。这样也可以说,所有每个粒子诞生时间地点,在这一个基础之上,所有每个粒子具有一生的运动。所有每个粒子诞生时间地点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根据因果关系,所有每个粒子是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固定模式进行运动的,所有每个粒子的运动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固定模式。

宇宙是按照数学进行运动的

Ⅰ.粒子诞生、蜕变、传递光子,这些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上,一定地点上,这些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自身场力、相互场力作用、能量活动,都是力的作用,都是力的关系,这些也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所有每个粒子的运动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这些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那么所有每个粒子的运动自然也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

Ⅱ.粒子是宇宙内的最小实体,宇宙空间相当于是个粒子,宇宙是建立在所有粒子基础之上。一边是所有每个粒子的运动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一边是所有每个粒子的运动是按照固定模式来进行的,自然这个数学方程也是固定的。所有每个粒子是按照这个固定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整个宇宙是按照这个固定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这个固定的数学方程简称为固定方程。

Ⅲ.宇宙是按照固定方程进行运动的。宇宙本身自然包含了这个固定方程,宇宙本身自然和固定方程是一整体。这样宇宙就具有两个部份,一是时间、空间、物质世界。二是数学方程、固定方程。时间、空间、物质世界本身是虚空的、零点的,这样宇宙只剩下数学方程、固定方程,也就是说,宇宙本身就是数学方程、固定方程。

★ 第三编 第一章 第二节 宇宙本身是数学 ★

光子本身是数学

Ⅰ.宇宙本身是数学方程、固定方程,那么最小单位光子自然就是个数学符号,因为在数学方程中最小的单位就是数学符号。由于不可见光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因此不可见光子本身自然是没有属性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也不能被体验测量到。由于不可见光子本身是没有属性的,那么由不可见光子组成的不可见夸克、不可见夸克全套自然也是没有属性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也不能被体验测量到。

Ⅱ.由于引力光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因此引力光子本身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由于引力光子本身是虚空的,因此引力光子所构成的万有引力也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由于万有引力本身是虚空的,因此万有引力可以在任何位置上发挥作用,而不受任何物体、实体的阻隔限制。

Ⅲ.由于空间光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因此空间光子本身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由于空间光子本身是虚空的,因此空间光子组成的宇宙空间自然也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空间光子本身是数学符号,宇宙空间本身自然就是个数学方程;宇宙空间本身是个数学方程,宇宙空间本身自然可以是三次环形,自然可以是带有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三次环形、四维属性的三维空间相对于物体、实体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可是相对数学方程来说就容易理解了。

粒子本身是数学

Ⅰ.光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一些光子组成的粒子就是一组数学符号,就是一个数学符号,在数学上一个数学符号可以代替一组数学符号。粒子本身是一个数学符号,粒子本身是个整体,粒子本身是最小实体。粒子本身是最小实体,在粒子内找不到一个一个带有实体属性的光子、夸克。

Ⅱ.粒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粒子本身自然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粒子本身是虚空的,粒子本身只能是一个一个的小空间。粒子本身是一个一个的小空间,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虚空的,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可以重合在一起。

Ⅲ.粒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在数学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可以展现出一个一个的粒子,另一方面可以展现出相应的弱力、电磁力。粒子本身是虚空的,粒子本身展现出来的弱力、电磁力自然也是虚空的,不能被观看触摸到,只能被体验测量到。弱力、电磁力本身是虚空的,弱力、电磁力自然可以在任何位置上发挥作用,而不受物体、实体的阻隔限制。

宇宙本身是数学

Ⅰ.空间光子本身是数学符号,宇宙空间是建立在空间光子基础之上,宇宙空间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的基础之上。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物质世界是建立在粒子基础之上,物质世界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的基础之上。整个宇宙是建立在宇宙空间、物质世界基础之上,整个宇宙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的基础之上。

Ⅱ.光子本身是数学符号,能量是建立在光子基础之上,能量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基础之上。引力光子和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场力是建立在引力光子和粒子基础之上,场力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基础之上。宇宙运动是建立在能量、场力基础之上,宇宙运动自然是建立在数学符号基础之上。

Ⅲ.光子组成夸克,夸克组成粒子,粒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份子、分子组成物体,物体组成星球,星球组成星球家庭,星球家庭组成星系,星系组成天体。粒子是宇宙内的最小实体,在粒子的运动基础之上,原子、分子、物体、星球、星球家庭、星系、天体,各个层次分别具有相应的运动。

粒子运动的进行是按照一个数学方程来进行的,其它各个层次运动的进行自然也是按照相应的数学方程来进行的。各个层次的数学方程,相互之间是协调统一的。相互之间可以组成一个统一的数学方程。整个宇宙就是按照这个统一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按照这个统一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

宇宙是建立在数学符号基础之上,宇宙运动是建立在数学符号基础之上。宇宙是按照统一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整个物质世界是按照统一的数学方程来进行运动的。也就是说宇宙本身就是数学,零点本身就是数学。

★ 第三编 第一章 第三节 宇宙是从数学中展现出来的 ★

光子是按照数学进行运动的

Ⅰ.宇宙本身是数学,光子、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这样光子、粒子都是按照数学规定进行运动的。宇宙本身是数学,身体光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每一时刻,身体光子都具有自己的空间位置。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发展,身体光子的空间位置具有相应的运动。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身体光子占据一定的空间。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身体光子占据的空间,就是身体光子的空间身体。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身体光子相互之间,身体只能相邻不能重合。

Ⅱ.宇宙本身是数学,引力光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引力光子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按照数学规定,产生了万有引力。引力光子组成万有引力,引力光子本身是个数学符号,万有引力本身自然就是数学方程。按照数学规定,万有引力具有相应的力量大小和相应的场力变化。万有引力本身是数学方程,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粒子相互之间具有万有引力这一方面的场力作用。

Ⅲ.宇宙是数学,空间光子是个数学符号,光子是个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空间光子同时是个引力光子、身体光子,宇宙空间同时是个场力和空间身体。按照数学规定,空间光子以光速增加,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按照数学规定,光同时具有粒子性波动性,光速不变,光速永远是30万公里/秒。

粒子是按照数学进行运动的

Ⅰ.按照数学规定,相应粒子具有相应数量的光子、夸克。中子本身是夸克全套,具有较多的光子、夸克。质子电子本身是夸克组,具有较少的光子、夸克。按照数学规定,相应粒子具有相应数量的引力光子、身体光子。中子、质子具有较多的引力光子和具有较少的身体光子。电子具有较少的引力光子和具有较多的身体光子。按照数学规定,单个夸克不能单独存在,夸克只能以夸克全套、夸克组这两种形式存在。按照数学规定,组合在一起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分开的,强力的力量是无限大的。

Ⅱ.宇宙本身是数学,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每一时刻,粒子都具有自己的空间位置,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随着时间的发展,粒子的空间位置具有相应的运动。按照数学规定,在宇宙空间内,粒子具有自己的空间身体,粒子的空间身体也就是粒子自己所占据的空间。按照数学规定,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实在的,身体只能相邻不能重合。按照数学规定,非同种粒子相互之间,身体是虚空的,身体可以重合在一起。按照数学规定,相应粒子具有相应的蜕变活动。按照数学规定,相应粒子具有相应的传递光子活动。按照数学规定,相应粒子具有相应的能量活动。

Ⅲ.宇宙本身是数学,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粒子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互在互斥的关系,按照数学规定,产生了弱力、电磁力。粒子组成弱力、电磁力,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弱力、电磁力本身就是数学方程。按照数学规定,弱力、电磁力具有相应的力量大小和相应的场力变化。弱力、电磁力本身是数学方程,粒子本身是数学符号,按照数学规定,粒子相互之间具有弱力电磁力这一方面的场力作用。

宇宙是从数学中展现出来的

Ⅰ.整个宇宙时间是环形,宇宙时间离开起始点,又回到起始点,相当于没有结束点。我们由静止逐渐变成光速,整个宇宙就会逐渐缩小,最后缩成零点。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就会逐渐缩小,最后缩回到起始点中去。由于没有结束点,整个宇宙不会缩回到结束点中去。宇宙本身是数学,零点本身是数学,宇宙本身可以缩回到数学中去。

Ⅱ.宇宙是虚实对称两个,南线展现出来的宇宙和北线展现出来的宇宙是同一个宇宙,由于只有起始点,宇宙只能从起始点中展现出来。我们由光速逐渐变成静止,整个宇宙就会逐渐从零点中展现出来,整个宇宙就会逐渐从起始点中展现出来,由于没有结束点,整个宇宙自然不会从结束点中展现出来。零点本身是数学,起始点本身是数学,宇宙可以从数学中展现出来。

Ⅲ.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时间、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这些是从起始点中诞生的,这些还要在结束点中消失。起始点、结束点本身是零点,本身是同一个点。整个宇宙、整个宇宙空间、整个物质世界、所有粒子,本身是零点。整个宇宙、整个宇宙时间、整个宇宙历史、整个宇宙运动,本身是在零点中进行的。零点本身是数学,宇宙本身是零点,宇宙本身是数学。宇宙的本身、本质、本性是数学,宇宙的外表、特徵、属性才是这具体、真实的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这具体、真实的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是数学所展现出来的处表、特徵、属性。

★ 第三编 第二章 第一节 按照程序,个体具有一生的存在状态 ★

按照程序,细胞具有自己的存在的状态

Ⅰ.精细胞和卵细胞组成一个受精卵细胞。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受精卵细胞打开一组一组的模版,产生出一组一组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的基础之上,受精卵细胞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受精卵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些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是A蛋白,一个蛋白是B蛋白。根据本身结构特点,A蛋白、B蛋白分别位于受精卵的不同位置上。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受精卵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些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的作用下,受精卵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A蛋白所在的细胞称为A细胞,B蛋白所在的细胞称为B细胞。

Ⅱ.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A细胞打开一组一组的模版,产生出一组一组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的基础之上,A细胞具有着相应的存在状态。A细胞、B细胞这时相同。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A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出某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是C蛋白,一个蛋白是D蛋白。C蛋白和A蛋白组成了一个开封蛋白。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沿着这个开封蛋白,A细胞打开了一组一组模版,产生出一组一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的基础上,A细胞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A细胞、B细胞这时不再相同。

Ⅲ.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B细胞打开一组一组模版,产生出一组一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的基础上,B细胞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B细胞、A细胞这时相同。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B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是C蛋白,一个蛋白是D蛋白。D蛋白和B蛋白组成一个开封蛋白。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沿着这个开封蛋白,B细胞打开了一组一组模版,产生出一组一组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的基础上,B细胞具有相应的存在状态。B细胞、A细胞这时不再相同。

按照程序,细胞之间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Ⅰ.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A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些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些蛋白是结构蛋白。在A、B两细胞相邻部位,在这些蛋白的基础上,A细胞形成了某些连接结构。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A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些蛋白质。在这些蛋白质内,一个蛋白质是开封蛋白。借着相应的转移蛋白,这个开封蛋白由A细胞进入B细胞。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在这个开封蛋白的基础上,B细胞打开某组模版产生某些蛋白质。在这些蛋白内,一些蛋白是结构蛋白。在A、B两细胞相邻部位,在这些蛋白基础上,B细胞形成某些连接结构。

Ⅱ.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在某一时刻,在A、B两细胞相邻部位形成了某些连接结构。A、B两细胞相互连接在一起。

A细胞的存在状态,B细胞的存在状态,A、B两细胞之间的连接状态,这些都是建立在程序的基础之上。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发展,受精卵细胞分裂成A、B两个细胞,并且每个细胞都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细胞相互之间都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Ⅲ.按照程序,第1代只有受精卵这一个细胞,并且这个受精卵细胞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具有自己的细胞膜。

按照程序,第2代是A、B两个细胞,并且每个细胞都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细胞之间都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按照程序,第3代是A1、A2、B1、B2四个细胞,并且每个细胞都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细胞之间都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按照程序,个体具有一生的存在状态

Ⅰ.按照程序,第1代时是1个细胞,第二代时是2个细胞,第3代时是4个细胞,第10代时是1千个细胞,第20代时是1百万个细胞,第30代时是10亿个细胞,第40代时是1万亿个细胞,第50代时是1千万亿个细胞。在人的一生中,平均,细胞使经历的代数不会超过50代。

第1代时程序是1条线,第2代时程序是2条线,第3代时程序是4第线,第10代时程序是1千条线,第20代时程序是1百万条线,第30代时程序是10亿条线,第40代时程序是1万亿条线,第50代时程序是1千万亿条线。

一条线变成2条线,2条线变成4条线,4条线以后变成1千条线,以后变成1百万条线,变成10亿条线,变成1万亿条,变成变成1千万亿条线。程序不是个直线状,程序是个树状。按照整个树状程序,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按照程序的每段线,一个细胞具有自己一生的发展变化。

Ⅱ.按照程序,随着时间的发展,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在每一时刻,个体具有相应数量的细胞。并且每个细胞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细胞相互之间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细胞组成组织、器官、系统、身体。有什么样的细胞,就有什么样的组织、器官、系统、身体。组织、器官、系统、身体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的发展,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在每一时刻,个体具有相应的组织、器官、系统、身体。并且组织、器官、系统、身体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

Ⅲ.按照程序,随着时间的发展,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在每一时刻,个体具有相应数量的神经细胞。并且每个神经细胞具有自己的存在状态,并且神经细胞相互之间具有相应的连接状态。

神经细胞组成神经通路、神经系统。有什么样的神经细胞,就有什么样的神经通路、神经系统。神经通路、神经系统是建立在神经细胞基础之上。

按照程序,随着时间的发展,个体具有一生的发展变化。在每一时刻,个体具有相应的神经通路、神经系统,并且神经通路、神经系统具有相应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

★ 第三编 第二章 第二节 人有意志 ★

心理是按照数学进行运动的

Ⅰ.神经通路相互之间具有很多连接,其中一部份连接是兴奋性的,一部份连接是抑制性的。神经通路相互之间,借着兴奋、抑制作用,在某一时刻,只有一部份通路是处于兴奋状态。这部份通路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冲动正行驶在这些通路上。这就是神经系统生理活动,这就是生理活动,这就是生理。

在神经通路内,一部份通路是感受运动通路,一部份是感情通路。这部份通路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这时正具有相应的感受运动和感情,这就是神经系统心理活动,这就是心理活动,这就是心理。

神经系统心理活动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生理活动基础之上,心理活动是建立在生理活动基础之上,心理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

Ⅱ.神经系统是由神经通路组成的,神经通路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细胞是由粒子组成的。

在粒子活动的基础之上,个体具有了自己的神经系统生理活动,个体具有了自己的生理活动。

在粒子活动的基础之上,个体具有了自己的神经系统心理活动,个体具有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Ⅲ.在宇宙内,粒子活动的进行是按照固定方程来进行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粒子活动的基础之上,自然心理活动的进行也是按照固定方程来进行的。

上帝创造了固定方程,上帝掌管着固定方程,借着固定方程,上帝掌管着心理活动,也就说,每个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

具有灵魂,具有上帝的属性,如果每个人具有这一切。借着上帝,借着固定方程,每个人就可以掌管自己的心理活动。按照自我意志,每个人就可以掌管自己的心理活动。

人的自我是灵魂

Ⅰ.每个人都具有身体。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身体还在。可是这个人的自我,这时已经不存在了。

每个人都具有一些肢体。通过外伤,手术,一个人可以失去一些肢体。可是这个人的自我,这时没有发生变化。

每个人都具有身体,可是一个人的自我,不会是它的身体。一个人的自我只能是他的灵魂。

Ⅱ.每个人都有心理活动。一个人精神失常以后,他的心理活动还在。可是这个人的自我,这时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了。

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一些知识。通过遗忘,每个人都可以失去一些知识。可是这个人的自我,这时没有发生变化。

每个人都具有心理,可是一个人的自我,不会是他的心理。一个人的自我只能是他的灵魂。

Ⅲ.每个人都具有身体、心理、灵魂,三者中灵魂才是人的自我,按照自我意志,每个人的灵魂掌管着自己的身体,掌管着自己的心理。

宇宙内物质活动的进行是按照数学来进行的。物质处的地位是被支配的地位。灵魂不具有这种属性,灵魂自然不是物质的。

数学处的地位,是支配的地位。可是数学是按照一个固定模式来进行支配的。灵魂不具有这种属性,灵魂自然不是数学的。

人是具有意志

Ⅰ.相对于非实体性的光子、夸克来说,整个宇宙时间是零,宇宙诞生以前、现在、宇宙结束以后都在同一个点上。

相对于非实体性、非物质性的数学、上帝来说也是如此,整个宇宙时间是零,宇宙诞生以前、现在、宇宙结束以后都在同一个点上。

相对于非实体性、非物质性的灵魂来说也是如此,整个宇宙时间是零,宇宙诞生以前、现在、宇宙结束以后都在同一个点上。

Ⅱ.宇宙诞生以前,上帝存在着。宇宙诞生以前,上帝创造了数学方程、固定方程,借着固定方程,上帝掌管着整个宇宙、整个物质世界。

宇宙诞生以前,每人灵魂存在着。宇宙诞生以前,每人灵魂参与创造了固定方程,参与创造了一部份固定方程。借着固定方程,每人灵魂掌管着一部份粒子。

这部份粒子组成每人自己的神经系统。在这部份粒子活动基础之上,每人具有了自己的神经系统生理活动。

Ⅲ.按照自我意志,每人灵魂创造了这部份固定方程。也就是说,在这部份固定方程中,包含了每人灵魂的自我意志。

按照自我意志,每人灵魂掌管着这部份固定方程。在这基础之上,每人灵魂掌管着自己的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掌管着自己的生理活动。

按照自我意志,每人灵魂掌管着这部份固定方程。在这基础之上,每人灵魂掌管着自己的神经系统心理活动,掌管着自己的心理活动。

★ 第三编 第二章 第三节 人有灵魂 ★

上帝是道

Ⅰ.这里引用道教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可以理解是,上帝是上帝,可是上帝不仅仅是上帝,上帝还是数学。数学是数学,可是数学不仅仅是数学,数学还是上帝。

这句话还可以理解是,数学是数学,可是数学不仅仅是数学,数学还是宇宙。宇宙是宇宙,可是宇宙不仅仅是宇宙,宇宙还是数学。

Ⅱ.这里引用佛教的一句话“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这句话可以理解是,上帝就是数学,数学就是上帝。

这句话还可以理解是,数学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数学。

Ⅲ.这里引用基督教的一句话“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这句话可以理解是,在起始点时就有数学,数学与上帝本身是一个整体,数学就是上帝。

上帝就是数学,上帝创造了数学,上帝用数学创造了世界万物。

上帝是数学

Ⅰ.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耶稣基督就是数学,数学就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就是数学。耶稣基督创造了数学,耶稣基督掌管着数学。借着数学,耶稣基督创造了世界万物,耶稣基督掌管着世界万物。

数学就是耶稣基督,数学是宇宙终极,耶稣基督是宇宙终极。

Ⅱ.耶稣基督说:“我就是真理”,耶稣基督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是真理,数学是真理,良心是真理。

真理就是耶稣基督,数学就是耶稣基督,良心就是耶稣基督。

Ⅲ.耶稣基督说:“我就是生命”。耶稣基督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就是生命,终极理想是体现在救民于水火的人生奋斗目标上。具有终极理想,一个人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在这点上,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生命就是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走十字架道路,我们就可以重生、得救、成圣,我们就会成为耶稣基督,我们就会有一个新的生命。

人具有灵魂

Ⅰ.圣经上写道“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上帝是神,上帝是灵,上帝的形像是有灵魂的形像。

上帝的形像是灵魂,每人具有这个形像,这样每人具有了灵魂。每人具有灵魂,也就是每人具有自我。每人具有自我,也就是每人具有自我意志。

每人具有灵魂,每人的自我是灵魂。上帝是不死的,灵魂是不死的。这样每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每人的自我是不死的。

Ⅱ.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上帝是世界万物的掌管者,上帝的形像是创造者、掌管者的形像。

上帝的形像是创造者、掌管者,每人具有这个形像,这样,每人具有自我意志。每人具有自我意志,也就是每人具有自我。每人具有自我,也就是每人具有灵魂。

世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世界万物是上帝掌管的,这样,每人自我意志也在上帝的掌管之中。

Ⅲ.世界万物是由上帝创造掌管的,自然世界万物也要由上帝审查、审判,上帝的形像是审查者、审判者的形像。

上帝的形像是审查者,每人具有这个形像,这样每人具有良心。每人具有良心,按照良心,每人可以审查自己。每人具有良心,按照良心,每人可以审查其它人。

上帝是审判者,上帝一定要审判每一个人,上帝一定要审判每一个人的灵魂。

★ 第三编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切都是完美的 ★

一切都是适当的

Ⅰ.弱力的有效范围很小。由于弱力的有效范围很小,因此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内中子、质子的数量很小。如果弱力的有效范围很大,那么原子核就会很大,这时整个宇宙的中子、质子就有可能在一个原子核内。

弱力的有效范围很小,并且在这很小范围内,在力量上,弱力大于电磁力。在这很小范围内,在力量上,由于弱力大于电磁力,因此原子核内的质子可以是不同数量。在这很小范围内,在力量上,如果弱力小于电磁力,那么原子核内的质子就只能具有1个。

弱力的有效范围很小,可是永远不等于零。由于弱力永远不等于零。弱力可以展现出相应的质量,中子蜕变后多了一个电子,多了这个电子的万有引力,可是同时少了这个中子的弱力。这时质量是守恒的,物质是守恒的。如果弱力很快等于零,这样中子蜕变后,就白白多了一个电子的万有引力,白白多了这个电子的质量,这时质量就不守恒,物质就不守恒。

Ⅱ.在宇宙内,质子、电子数量是相等的,因此宇宙是中性的,是不带电荷的,并且原子、分子、物体、星球也是中性的,也是不带电荷的。

如果在宇宙内只有质子,或者只有电子,也就是说,没有电磁吸引力,只有电磁排斥力,那么所有粒子就会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内,而不会形成原子、分子、物质、星球。

即使质子、电子是不完全相等,即使电磁吸引力、电磁排斥力是不完全相等,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Ⅲ.在宇宙内,由于同时存在着万有引力和空间膨胀,因此在宇宙空间内,在物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星球、星球家庭、星系,而且不具有星系集团。

在宇宙内,如果只具有万有引力,而不具有空间膨胀,那么在宇宙空间内就会只有一个星系,或者具有星系集团。

在宇宙内,如果只有空间膨胀,而没有万有引力,那么所有物体就会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内,而不会形成星球。

一切都是有序的

Ⅰ.粒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份子,分子组成物体。

借着原子,粒子组成份子。借着原子、分子,粒子组成物体。也可以说,粒子组成份子,粒子组成物体。

粒子是有序地组成原子,粒子是有序地组成份子,粒子是有序地组成物体。

Ⅱ.粒子组成物体,物体组成星球,星球组成天体。

借着物体,粒子组成星球。借着物体、星球,粒子组成天体。也可以说,粒子组成星球,粒子组成天体。

粒子是有序地组成物体,粒子是有序地组成星球,粒子是有序地组成天体。

Ⅲ.人身体具有的细胞数量是1百万亿左右,人身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人身体是由这些细胞有序地组合而成的。

细胞具有的粒子数量是1百万亿左右,细胞是由粒子组成的,细胞是由这些粒子有序地组合而成的。

人身体具有的粒子数量是百万亿百万亿左右,人身体是由粒子组成的,人身体是由这些粒子有序地组合而成的。

一切都是完美的

Ⅰ.万有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空间,电磁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空间,弱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空间。

在宇宙内,每个粒子都具有自身场力,这些场力的作用范围都是整个宇宙空间,也就是说,在宇宙空间内,所有粒子相互之间都具有相互场力作用。

一个粒子发生运动,这时其它粒子也要发生运动,这时整个宇宙也要发生运动。

Ⅱ.在诞生期,粒子诞生。在诞生期,每个粒子都具有自己的诞生时间地点。也就是说,任何粒子的诞生时间地点都不是相同的。

假设,一个粒子的诞生时间地点发生改变,这时这个粒子的运动也就要发生改变。这时其它粒子的运动也要发生改变,这时整个宇宙的运动也要发生改变。这时整个宇宙的运动就是另一种模式,这时宇宙就是另一种模式。

假设,在诞生期,所有每个粒子的诞生时间地点依次发生改变。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依次出现的宇宙模式就具有很多种。现实宇宙的这种模式只能是其中的一种。

Ⅲ.如果宇宙是另一种模式,那么所有粒子、物体、星球的组合就会是另一种模式,这时就很难再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细胞、完美的身体、完美的地球。

宇宙如果是自然而然诞生的,是自然而然运动的,那么,现实宇宙这种完美模式,出现它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为零的。

宇宙不会是自然而然诞生的,宇宙不会是自然而然运动的。宇宙只能是由上帝创造的,宇宙只能是由上帝掌管的,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将每个粒子、物体、星球安排的非常完美、非常合适。

★ 第三编 第三章 第二节 上帝创造宇宙 ★

上帝创造光子

Ⅰ.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宇宙是上帝在零点中用数学创造的,宇宙本身是零点。

宇宙本身是零点,宇宙空间本身自然是零点。身体光子本身自然是零点。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身体光子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

Ⅱ.宇宙本身是零点,宇宙空间本身是零点,所有引力光子自然都在同一个点上。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每个引力光子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

一边是每个引力光子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一边是所有引力光子都在同一个点上。这样引力光子相互之间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这样产生了万有引力。

Ⅲ.宇宙本身是零点,空间光子本身自然是零点,宇宙空间本身自然是零点。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空间光子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相对于不同速度,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大小,相对于光速,宇宙空间展现为零。

上帝创造粒子

Ⅰ.宇宙本身是零点,宇宙空间本身是零点,所有引力光子、身体光子自然都在同一个点上。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引力光子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身体光子只是在宇宙空间的一个位置上,一些引力光子和身体光子组成同一个粒子。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粒子具有的空间身体,在它的每一个位置上,粒子的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是均匀分布的。对于电子来说就是,在电子云的每一个位置上,电子的质量、电子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Ⅱ.宇宙本身是零点,粒子本身自然是零点,物质世界本身自然是零点。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粒子可以展现出相应的大小,物质世界可以展现出相应的大小。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相对于不同速度,物质世界可以展现出不同大小,相对于光速,物质世界展现为零。

Ⅲ.宇宙本身是零点,宇宙空间本身是零点,所在粒子自然都在同一个点上。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这一切自然可以是,宇宙空间可以展现出相应大小,在宇宙空间内,每个粒子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

一边是每个粒子是在宇宙空间的所有位置上,一边是所有粒子都是在同一个点上,这样粒子相互之间具有了互在互吸和互在互斥的关系,这样产生了电磁力、弱力。

上帝创造宇宙

Ⅰ.相对于光子、夸克、数学、上帝、灵魂,这些非实体性存在来说,整个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本身是零点的、虚空的、非物质的。

相对于原子、分子、物体、星球,这些实体性存在来说,整个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本身是具体的、真实的、物质的。

相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人自己是实实在在的,整个物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

Ⅱ.相对于非实体性存在来说,整个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本身就是数学符号、数学方程。

相对于实体性存在来说,整个宇宙、宇宙时间、宇宙空间、物质世界,本身都是按照一个固定方程进行运动的。

相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人可以按照自我意志支配自己的身体,每个人可以按照自我意志支配这个实体性物质。

Ⅲ.我们这个宇宙,一边是零点的、虚空的、非物质的,一边是具体的、真实的、物质的。

我们这个宇宙,一边是,所有物质都是按照一个固定模式进行运动的。一边是,我们每个人可以按照自我意志支配自己的身体,支配这个实体性的物质。

我们这个宇宙,它只能是上帝创造的,它只能是上帝掌管的。因为只有上帝才有可能将看上去互相矛盾的事物完美协调地统一在一起。

★ 第三编 第三章 第三节 上帝创造万务 ★

上帝创造数学

Ⅰ.从0中我们可以引出+1,-1,因为+1,-1之和是0。1+1=2,1+2=3,(-1)+(-1)=-2,(-1)+(-2)=-3,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0中,引出负无限大到正无限大的一整列数。

数与数之间存在着加、减、乘、除、开方、开根的关系。在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出正数、负数。在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出整数、小数。在开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出实数、虚数,例如2-3=-1,5÷10=0.5,√-1=i。

加、减、乘、除、开方、开根,正数、负数、整数、小数、实数、虚数,数学中的所有的数,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出所有的代数问题。

Ⅱ.负无限大到零再到正无限大,这一整列数,我们可以说是一个一维直线,无限个直线可以组成一个二维的平面,无数个平面可以组成一个三维的体。

负无限大,正无限大,可以说成是同一个数。负无限大到零再到正无限大,这一整列数,我们可以说是个环。无数个环可以组成一个球面,无数个球面可以组成一个三次环形。

直线、平面、体、环、球面、三次环形,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引出所有的几何问题。

Ⅲ.数学、图形、代数、几何,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引出所有的数学问题。

整个数学都是建立在数的基础之上,都是建立在+1,-1的基础之上,都是建立在0的基础之上。

根据自身的逻辑关系,数学自己展现出来自己,整个数学是自己从0中展现出来的,数学只能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创造一切

Ⅰ.上帝创造了数学,上帝创造了宇宙物质世界,上帝创造了人。

因此上帝不是由数学创造的,上帝不是由物质创造的,上帝不是由人创造的。

上帝不会是被创造的,上帝只能是自己创造自己,上帝是自有的。

Ⅱ.过去、现在、将来是时间,时间是宇宙的一部份,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因此,上帝不具有宇宙的属性,上帝不具有时间的属性,上帝不具有过去、现在、将来的属性。

上帝是永远存在的,上帝是永恒的,上帝是永有的。

Ⅲ.上帝是自有永有的,自有永有本身就是上帝的意思,自有永有本身就是终极的意思。

上帝即创造了数学,上帝也创造了宇宙物质世界。上帝即创造了人类祖先,上帝也创造了每个人。上帝即创造了每人身体,上帝也创造了每人灵魂。

上帝即掌管着数学、宇宙、物质世界,上帝也掌管着每个人。用一个固定方程,上帝掌管着宇宙、物质世界、每个人。因此,宇宙、物质世界、每个人都是按照这个固定方程进行运动的。

上帝创造万务

Ⅰ.上帝是数学,上帝用数学创造了整个宇宙、整个物质世界和每个人的身体。

上帝是神,上帝是灵,上帝用灵创造了每个人的灵魂,上帝用灵魂创造了每个人的自我。

上帝创造了世界万务,世界万务包括数学、宇宙、灵魂,因此万务的务是公务的务,不是唯物的物,万务这两个字来源于中文圣经。

Ⅱ.上帝创造了宇宙物质世界,上帝掌管着宇宙物质世界,上帝用逻辑规律掌管着宇宙物质世界。

上帝创造了每个人,上帝掌管着每个人,上帝用良心掌管着每个人。

逻辑、规律、良心包含着公义,上帝一定是公义的。或者说,上帝本身就是公义,公义本身就是上帝。

Ⅲ.数学是协调统一的,宇宙是规则对称的,物质世界是完美无缺的。

每人具有灵魂,每人具有自我,每人具有自我意志。

只有慈爱的上帝才会创造这一切,上帝一定是慈爱的,或者说,上帝本身就是慈爱,慈爱本身就是上帝。


author:徐永海    source:资料   last updated:08/12/04    visited:794
printed from: CDJP Overseas Headquarters Website
website address: http://66.49.218.225/gb/article.php/1782